第4部分(第1/4 頁)
“孫多慈同學放著小蘋果不畫,非要畫我這隻大蘋果,大家看看,還真有些傳神呢!只要同學們畫得好,想怎麼畫就怎麼畫,老師無所謂。”
孫多慈在同學們羨慕的眼光中,多少有些得意,而對胡衡一老師的深愛,也由此埋進心間。“在一女中學校,教師中對我期許最殷切者,為圖畫教師胡衡一先生。”直到晚年,在臺灣每每向朋友回憶舊事,她依然如是說。
胡衡一冬天穿的那一身寬大長袍,質地非常好,是正宗的杭州綢緞,黑底子金色圖案,遠遠看去,既洋氣,又做派。他自己也非常得意,常常在課堂上向學生炫耀,這樣的衣服,在安慶女中,恐怕只有他胡衡一獨一件。
在安慶,他們胡家是財大氣粗的名門望族,綿延至今的百年老字號“胡玉美”,就是他們家祖傳的制醬產業。“胡玉美”創立於道光十八年(1838),這之前,創始人胡兆祥與岳父曾先後在南莊嶺、三步兩橋開設“四美”與“玉美義”,但生意一直做不上去。後兩家分營,其岳父在大南門藥王廟對面另開“甘玉美”,胡兆祥掛出“胡玉美”招牌。相比之下,“胡玉美”跳出家族管理的小圈圈,放手讓外姓行家經營醬園業務,短短几年就發展成規模,使老城醬園業胡、甘二姓之爭,最終以“胡玉美”併購“甘玉美”而結束。“胡玉美”也因此奠定老城制醬業不可動搖的老大位置。“胡玉美”主要產品就是蠶豆醬,它的特點,簡單概括就是色澤紅潤,豆瓣柔軟,鹹辣適中,可口開胃。說來簡單,但在製作過程中,卻凝聚了胡氏祖先無盡的智慧與才思。蠶豆醬是起源於四川,發展在安慶。能在安慶成功,並能上打武漢,下打南京,更在1915年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川醬基礎上,依據江南一帶飲食習慣,弱化了其中的麻、辣、鹹,又澆淋小磨麻油,增強了其香其鮮。制醬本身,從技術發展成為工藝,在贏得顧客的同時,也贏得了市場。
胡兆祥是胡衡一的曾祖父,在安慶,排在四世。經過五世、六世的共同努力,到第七世“怡怡堂”和“古歡堂”手中,胡氏醬業已經有很大的規模。但真正形成品牌效應,是在“古歡堂”七世鬍子穆的手上。胡衡一是“怡怡堂”七世,與鬍子穆共一個曾祖父。他對“胡玉美”的貢獻,就是為“胡玉美”設計了商標。商標圖案本色本土,取安慶東門外振風塔為原形,註冊為“振風古塔”。商標設計出來,先用在瓦罐蠶豆醬的紅色封口招牌紙上,之後又用到瓶裝醬油的彩色瓶籤和蝦子腐乳的彩色包裝紙上。這也是安慶最早註冊的產品商標。胡衡一對學生們說:“我的這枚商標設計,不在於設計本身,而在於設計思路。想想看,安慶振風塔是萬里長江第一塔,俗有‘過了安慶不說塔’之譽,胡玉美蠶豆醬自然借它廣為傳播。當然,胡玉美蠶豆醬賣到哪裡,也把振風塔的名氣帶到哪裡。”
三、 家有變故(2)
胡衡一之子胡慶漢,上海電影譯製片廠導演,著名的配音演員,法國影片《紅與黑》中的於連、《巴黎聖母院》中的斐比斯,都是他的配音。
同樣對孫多慈寵愛有加的,還有國文教師李則綱。
父親孫傳瑗對李則綱非常佩服,他說他的國文不怎麼出眾,但絕對是位有見解的歷史學家,書教得活,能超越課本的侷限,獨抒己見,給學生以啟示。當時的中國歷史教科書,大都按照遠古、中古、近古分期,概念模糊,缺乏科學性。李則綱在講課時,對這種模糊分類不以為然,他將自己的觀點寫成剖析文章,在權威雜誌《教與學》上發表,引起安徽教育界的關注。李則綱是在省立第一師範學校畢業後,考入武昌高等師範學校的。後回安慶,分別在安慶女中和安慶高階中學任教。新中國成立後,他曾出任安徽省博物館館長。著作有《史學通論》、《安徽歷史述要》、《中國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