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部分(第1/5 頁)
迎上男子的目光,牛皓凌下意識的躲避了幾步,不為別的,只因為這個男子太娘了。
蘇拉走到牛皓凌旁邊,微笑道:“您好,我是這位先生的導遊,您有什麼事可以諮詢我。”
水永露出一個自認為迷人的笑容,語氣輕鬆的笑道:“抱歉,是我唐突了,剛才我看這位先生是華夏人,忍不住想打聽一點華夏國的現狀,抱歉抱歉。”
聽到水永說開了漢語,無形間拉近了他們之間的距離,雖說華夏人在自己的國土上內鬥的很厲害,但離開了那片沃土,他們出門在外還是非常團結的,這也是為何不少國外華人組織都非常有名的原因。
曾經有人說過,美國之所以還有些畏懼華夏,一部分原因是當年紅色浪潮中的華夏堅如鐵桶上下一心,軍民團結對外。另外一個很大的原因也是由於美籍華人非常抱團,給美國人造成了一個很假的假象,那就是華夏人極其團結。
那個人開玩笑說,等到美國真正瞭解了華夏如今的現狀,軍艦也就距離華夏本土不遠了。
當然,這雖然是個笑話,但卻也反應了華夏國的社會現實。改革開放下飛快發展的經濟,讓人心變得畸形,也讓社會變得畸形,人與人之間開始變得不信任,每個人都將自己關閉在自我的空間裡,樓上樓下都可能互相不認識,這是一個國家的悲哀,一個民族的悲哀,這樣的社會風氣,也會造就出一群擁有畸形心理的群體。
缺鈣的華夏,是一位有名的學者對華夏國做出的最入骨的評價。
牛皓凌示意蘇拉讓到一邊,拱手笑道:“這位大哥哪裡人?”
“東北人。”水永笑了笑,用很地道的東北話說道:“我離開那旮旯有段時間了,也是挺想俺那些親朋好友地。”
牛皓凌哈哈笑道:“現在東北的發展可是不得了,你應該回去看看。”
水永瞪大眼睛,看著牛皓凌說道:“哦?這位先生你去過東北,能不能跟我說說現在的發展情況?”
龍少和郭興臉上都露出欣喜之色,他鄉遇故知的感覺的確不錯。
只可惜,他倆臉上那種溫馨的笑容還沒徹底擴散到整個面部,就聽到牛皓凌大喊一聲‘草泥馬’,爾後飛起一腳,將眼前這位東北‘娘男’踹飛了出去。
“牛哥,怎麼了?”龍少和郭興先是表情凝固,嘴巴張大,接著趕緊過去抱住牛皓凌,生怕牛皓凌的腿腳又‘走火’。
這………這太戲劇化了吧?剛才還聊得好好的,怎麼轉眼就幹上了呢?人家不是說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嗎,難道這是東北人打招呼的方式?
確實,牛皓凌給他們的表現很像一個地道的東北人,其實說白了,齊州人和東北人的特徵基本沒啥區別,東北人大多數都是齊州人的後裔,山西、齊州、東北三地本就是一家,所以三個省份的民俗幾乎一致。
元末戰亂之後,歷經20餘年,朱元璋統一了天下,但是,此時的江山已是遍地瘡痍,佈滿了戰爭的創傷;齊州、河南、河北一帶多是無人之地。
為了恢復農業生產、發展經濟,為了使人口均衡、天下太平,鞏固明王朝的統治,明洪武年間,朱元璋採取了移民政策,按“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遷移。
明朝的洪洞大槐樹處遷民也是我國曆史上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範圍最廣的有組織、有計劃的移民,近乎一半的山西人背井離鄉來到了齊州,成為了以後的齊州人祖先。而到了1904年,齊州突遭大旱,民不聊生,餓殍遍地,數以百萬計活不下去的齊州人選擇了遠渡不毛之地的東北,將北大荒變成了北大倉,這就是著名的‘闖關東’。
所以說牛皓凌一聽水永是東北人,還有一種見到家鄉人的感覺,只可惜,這種感覺很快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