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部分(第4/5 頁)
著時候,獨自三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萬首輔的聲音很洪亮,在大殿中迴盪了幾個來回,引得成化天子順勢哈哈大笑。
朱見深當然很興奮。他雖然是悶在深宮自娛自樂的宅男,但畢竟是馬上皇帝文宗的後代、幼年就參加北征的宣宗的孫子、膽敢御駕親征的英宗(只是成了大悲劇)的兒子,酷愛武事的武宗的爺爺。
所以這位天子身上還是有點欽慕武功的血脈,汪直想混邊功也不排除是為了討好天子。雖然這次嚴格說起來不是武功,但北虜可汗的臣服仍然令他感到極度興奮。
萬安高呼之後,其他大臣才反應過來,在贊禮官引導下拜倒恭賀,訊息傳到殿外,又是一片片的山呼萬歲之聲。一場例行公事的冬至大朝會,真正帶上了喜氣洋洋的氣氛。
冬至節大朝會過後,成化天子難得勤政一次,迅速指示內閣三件事,一是擬定封號、製作金印、草擬誥書;二是選擇使臣出使滿都魯部,宣旨並冊封;三是對延綏鎮論功行賞。
封賞時對楊巡撫很好辦,直接從右副都御使進位右都御使,正三品巡撫變成了正二品巡撫,只差一步到尚書或者左都御史。延綏邊鎮文武官員也都沾光,人人加了一級俸祿。
但籌邊策撰稿人方應物就比較讓朝廷難辦了,生員士子立功的情況不是沒有,獎勵辦法一般都是賞賜若干銀兩,但這次只賞賜銀兩打發掉顯然說不過去。
若是方應物在體制內也好說,升品級加俸祿有的是辦法。但方應物目前只是個秀才,總不能封個舉人當,那就壞了國家取士的根本。
其實轉移一下,因功封子或者因功封父都是辦法,但議論來議論去都不妥當。
所以最後只能把方應物暫且擱置,在內閣誥敕房功績簿上列名,記功兩次,以備將來。若方應物能步入仕途,這記功兩次的獎賞就可以補上了,一般都是加官一級、遇缺即補。
這個待遇讓很多人都有點眼紅,還沒做官就有升官機會在等著,這簡直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不知這方應物將來若科舉不順,又不想走監生路線導致無法進入仕途,那又該怎麼辦。
內閣擬定的給滿都魯的封號很沒創意的是“順義王”,誥書金印都有條不紊的正在製作中。其實這種冊封,政治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但是有政治掛帥這個原則,政治意義不意味不重要,門面功夫就是最大的禮義。
最麻煩的事情反而是選擇使臣。按照規矩,這樣的差事只要順當回來就是一次功績,一般要加一次官。而且這又是很有面子的差事,冊封北虜的機會極其罕見,自然想去的人就多了。
本次使臣人選,代表的是天朝臉面,濁流是不用想了,只能在翰林、坊局、中書科、禮部中選,其實正常情況下也就是這些部門負責這方面事務。
但人選還是太多,零零散散加起來有上百人,真正的百裡挑一,萬眾矚目。於是一道又一道關口出現了,在滿朝關注下,連關係後門都不大好使。畢竟這使臣某種意義上還代表了天子的顏面,天子也不想丟人現眼。
首先年齡太大的不行,顯得老朽暮氣,五十歲以上的全部排除;年齡太小的也不行,顯得太輕浮,三十歲以下的全部排除掉。
篩選完年紀就是篩選相貌,長相中等及以下的不行,連平庸都要拒絕。必須要儀表堂堂、儀容俊偉、儀範出眾才能代表大明。
這一道關口最殘酷,立刻淘汰了剩餘人選中的三分之二,畢竟這個世界上長相平庸的是多數,這時候選人僅剩十幾個。
然後比較品行氣節,作為代表朝廷出使外邦的人,沒有氣節那何以懾服異邦?
所以凡是有過汙點,甚至連不好不壞沒什麼口碑的候選人都要排斥掉。很多人都為此捶胸頓足,平常不刷聲望的,這時候臨時抱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