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部分(第4/5 頁)
洪裕喜歡這幅畫到了一種難以自拔的程度,臨死前竟然下令將畫燒了殉葬!所幸,被他的侄子火中搶出,結果此時畫已被燒成了一長一短兩部分。長的是後半部分,稱《無用師卷》,短的是前半部分,稱《剩山圖》。
最終,《剩山圖》收藏於浙省博物館,《無用師卷》收藏於臺島故宮博物院。數年前,兩段《富春山居圖》終於合二為一,在臺島展出!(關於《富春山居圖》,有很多傳奇故事,感興趣的可以請教度娘一下,在此不多贅筆墨。)金石溪一開始狀態還算正常,到了拿出後半幅《秋山行旅圖》的時候,手竟然有些顫抖了。金石溪緩緩將後半幅放到了前半幅旁邊,一言不發,目光久久不能平靜。
後半幅不像唐易的前半幅那樣被修整拼接過了,直接就是半張殘畫,從中間而斷。看起來和《富春山居圖》火燒不同,像是被剪斷或是砍斷的。
而就在應該題款的偏右靠上部位,果然有李思訓的題款,很簡單:秋日行旅,前路未知,心有念,揮筆入神。李氏思訓。
下方還有一個硃紅的陽文小篆印章:右武衛大將軍。
李思訓除了被稱為華夏山水畫“北宗”,他的字也是很出名的,落款字數雖然不多,但是唐易看後很快就斷定,確是真跡無疑。
就在題款右側的空白處,還有一方方形的印章:嘉慶御賞之寶。
除了這方“嘉慶御賞之寶”,再也沒有其他皇室或者名人的收藏章。
“怪不得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幅畫!這幅畫想必是嘉慶皇帝在位最後幾年得到的,而且估計很快就流出了皇宮!”唐易忍不住說道。
本來一言不發的金石溪聽了唐易的話,猛然回頭,臉上寫滿了驚異:“你如何得出這個結論?!你真的是第一次聽說這幅畫?”
第385章 一刀兩斷
“是啊,第一次。您當時看了前半幅就說是《秋山行旅圖》,我還有些吃驚。”唐易應道。
金石溪看了看唐易,沒有說話。
唐易笑了笑,“其實推斷出我說的這些並不難。這幅畫顯然是一幅珍品。而且蓋了‘嘉慶御賞之寶’,那就是清代的嘉慶皇帝曾經收藏過。不過,這麼一幅名畫,如果被清宮珍藏,肯定會錄入《石渠寶笈》(附註),而且名揚天下,名頭未必會比《富春山居圖》小。這幅畫我卻從來沒聽說過。”
“所以,那就是不僅沒有錄入過《石渠寶笈》,而且在清宮的時間很短暫。《石渠寶笈》從乾隆到嘉慶,一共出了三編,最後一編是嘉慶二十一年。嘉慶皇帝在位二十五年,那麼這幅畫應該就是最後這四年收的,而且沒有被接下來的皇帝繼續收藏,不然也不會沒有傳出名頭。那就是很快就流出了皇宮嘍!”
金石溪駭然,隨後竟兀自有些寡淡地笑了笑,“你不僅眼力過人,這對歷史的洞察也高人一籌啊。既然來了,我就告訴你這幅畫的來歷吧!”
“這幅畫,原先是我的祖父收藏的,當年確實是一整幅畫。民國年間,我的祖父在書畫木器方面堪稱一代宗師,本來在燕京,後來因為一次變故來到了山州。世事難料,家學傳承出現了變化,書畫方面的造詣,我的父親傳承得不錯,木器方面的造詣,則不如我父親的妹妹,也就是我的姑姑。後來戰亂,我姑姑遠嫁江浙,只知道嫁給了一戶姓周的人家,再無音訊。我的書畫,最初就是父親啟蒙。”
“這幅畫,本來我祖父剛得到的時候,確實是一整幅畫,是一個大收藏家的兒子從家偷出來賣掉的,而且根據他的講述,確實是嘉慶末年從清宮流出來的東西。後來,我祖父從燕京到山州,因為帶了不少珍品,只有他和一個小廝,所以選擇了走水路。結果,水路上居然也遇到了土匪,一艘匪船把我祖父的乘船堵住了。”
“三名土匪上船,將東西搶掠一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