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3/5 頁)
皇上所擁有的東西,如同他本人一樣,都被視為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在這種情況下,毀掉他最心愛的行宮,就無可辯駁地證明了我們不可戰勝的強大力量。圓明園的毀滅,也促使中國人從皇上至高無上的荒謬信仰中猛醒過來。
法國方面,有兩名官階甚高的軍人,一個是柯利諾准將,一個是杜潘上校,與他們的頂頭上司意見相左,贊成採取強硬的措施。實際上,他們二人與吳士禮一樣,認為燒燬圓明園為達成最終和平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柯利諾准將說,摧毀價值不可估量的藝術瑰寶,在法國人中間引起了激烈的爭論,並受到一致譴責。他承認自己不贊成法國人的看法,而毫無保留地支援英國人的行動。聽聽他的說法:
“英國人置身於真正的戰爭之中。戰爭的目的就是迫使對手遵從強者為王的法則。所以,一切有助於達到這一目的的手段都是正當的,特別是在摧毀物質利益即可打擊敵人士氣的情況下。燒燬圓明園即向中國政府表明,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阻擋我們達到目的,即使摧毀整個北京城也在所不惜。讓我們設想一下,如果在面臨這場毀滅之時我們由於怯懦而裹足不前,那麼也許就不會贏得和平。必然要經過更多的戰鬥,必然要付出更多人的生命。不過,我認為,沒有哪一座圓明園能抵得上一個人的生命。如果有人持相反的看法,我倒要看一看,如果有人問他:‘你願意犧牲自己的生命,使得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某處奇蹟免於毀滅嗎?’他將如何作答。”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二十章 火燒圓明園(7)
因此,柯利諾不贊同孟託邦拒絕參與燒燬圓明園的行動。他覺得孟託邦幾乎沒有把那“七位死在中國人手裡的法國人”放在心上。反過來,他倒是稱讚英國人不像他的頂頭上司那樣對圓明園裡的“玩藝”心慈手軟,儘管它們的價值不可估量。按他的說法,一個真正的軍人,只有在“穿著老百姓的裝束、在古董店裡閒逛時”,才有資格在這類東西上花心思。他還大膽地補充道:“在戰爭期間,特別是在遠離祖國六千法裡的地方,我們是士兵,是軍官,僅此而已”。
作為法軍的兩個師長之一和對華遠征軍的第三號人物,他對自己的主張直言不諱:“假如必須由我本人來執行這樣的任務,我不想說自己不會受到痛苦的震撼,但我不會因此有絲毫的猶豫。”
瓦蘭(杜潘)同樣認為英國人的做法順理成章。
他也承認,“很多人譴責這場大火,視其為毀滅文化的野蠻行徑”。但他要求人們在做出判斷之前,首先要了解導致這一決定的各種原因。他贊同英國人放的這場大火,認為“毀滅圓明園是一次殘酷的行動,但也是一次必不可少的行動,最終締結和約,就應該歸功於這次行動。我的看法是,英國人看得準,幹得好。”
杜潘上校是孟託邦將軍率領的法軍部隊參謀、地形測量處主任,他也直截了當地指責他的最高長官。他批評孟託邦縮手縮腳,過於在意別人的說三道四,而不是“從軍人的角度尤其是形勢的緊迫需要出發做出判斷”。雖然他申明尊重長官的決定,但他仍認為這個決定是錯誤的,因為做出這樣的決定,“彷彿是身為一軍之帥,卻從一個古董商的眼光出發決定自己的行動。”
“古董商的眼光”,這個說法值得記錄在案!因為即便就字眼的古義來說,“古董商”的意思就是“考古學家”。
為了維護自己的立場,杜潘重新拾起額爾金提出的種種論據,但他也提到了“更為重要的理由”。他解釋道,他發現“中國官員”正在拖延談判的程序,所以儘快結束談判才是當務之急。“為此,必須恫嚇中國官員,一定要讓他們清醒地意識到,事先宣告的如果10月23日不能簽訂和平協議,就會將北京的皇宮化為灰燼的說法絕非空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