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5 頁)
漢開國君王,李雄。
“常公所言極是,諫之有理。”馬黨道:“我等並非貪生之輩,只是時機不熟,我軍不壯啊。但,我等退步,敵人也並非退擇相讓,或更甚其侵略野心。漢國危哉。”
李廣道:“看來,此戰難免。成漢之難啊。”
馬黨道:“戰歸戰。有何對策,我等也商不出個所以然。只是此時江山,朝堂無儲君,如何千秋萬代,如何坐鎮服臣……”
馬黨此言一出,眾人皆滿目詫異望著他。
皇室有前車之鑑,對皇位立儲極其蒼疑敏感。
馬黨道:“當前實話,各位郡王不都有目共睹。”
見常璩點頭,眾人才敢點頭異議:眾郡王子,誰能得皇太子。
確是,武考皇帝李壽得子女十四人。只有兩子,李勢和李廣。李雄在位時,李壽聰明好學,豁達大度,很受器重。李勢為李壽正室長子,出生就立為儲親王,和太子皇孫同受教;李廣雖是側妃夙出,也受封了親王。太和皇帝李勢已過不惑之年,雖身強體壯,風流倜儻,膝下卻仍無子嗣。憂惱了二十餘年,自登基後,恐傳位無人,更甚。便日夜臨幸嬪妃,只為造人。荒廢了朝政。
馬黨隨口道:“早年有武帝尚能傳位哀帝。武德九親王為皇太弟也並非不可……”
李雄偏愛仁慈善良的李班,是故未將皇位傳給親生兒子。
李廣聽馬黨如此一說,立馬打斷道:“朝虎兄,此言詫異。我等閒之輩無定國實力,何德何能為皇太弟。此時面臨國難,我當匹夫有責,只想各位郡王,助我明日上朝請諫成功,為先鋒將軍,帶兵東行,保疆衛國。”
常璩聽罷,又喜又悲。喜的是難得九親王敢於迎難出戰,國之福;悲的是,戰亂的血流成河,迫使國人流離失所,民之禍。
“老臣心中有數。不過,此事還得從長計議。不必逞強,打無把握的戰。戰亂禍民。老臣再請柬皇上,三思而行,覓萬全之策。”
常璩說罷,激動地老淚縱橫。
眾人皆同意李廣請兵之事,大讚李廣有勇。他們是巴不得大難之前,有人擋一道,自己好討個幾日安生。
說定,李廣安排侍衛送各位郡王回府。此時也便安心有個著落。馬黨留了下來。
馬黨正直不阿。佩服李廣為人大方磊落,十足君王將相。對當朝皇帝作為頗有微詞。但李廣太重綱常,循規蹈矩。人無野心不為君。天象如此,也當順應天意。
馬黨道:“武德,為何不聯與眾大臣共薦,推你為皇太弟,你文韜武略,朝臣盡服,皇上沒有拒絕的理由。”
李廣搖頭道:“朝虎兄,你我師兄弟更甚親兄弟。有些話,你我私下裡玩笑是可以的。你今日講出讓其他郡王聽了,不免他人錯想我等剛愎胸懷,覬覦皇位。傳了出去,可是大逆不道啊。往後,此話你休提,以免招禍。”
馬黨也是修詩懂禮之賢人,知口誤可能引來禍害。點頭應下。但也敢於直薦有理之言。
“你也知道,當今成漢,需有明君執政,治理天下,才能得到安邦興復。這樣荒蕪下去,如何是好。”
李廣閉目深思一會道:“國難當前,我等只想這次順利請諫出戰,立功凱旋歸來。朝虎,這還需爾等將士鼎力力助。”
“自當全力以赴。可……”
李廣搖頭揮手,“那便好的,其他莫言。”
馬黨也深知李廣性格,雖有些優柔寡斷,卻心胸開闊,說一不二。便休提某事,茶後告辭。
不日開朝。臣子步履匆忙,神色謹慎,立堂下等候皇帝。廟宇盡是嚴肅氣氛。
太和皇帝李勢出朝,消瘦龍顏甚是難看。雙目瞪瞪掃視群臣,落九親王李廣身上更為厲厲。眾臣俯首抱拳為禮,並沒看到龍顏不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