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書讀少了(第1/2 頁)
來到村長家裡,很快立好地契,眾人簽字摁手印。
“明日就要進山,蘇郎君家的地契就勞煩老鄭頭替我走一趟官府!”村長把地契文書交給其中一位老者。
老鄭頭鄭重接過。
“郎君,你們需要多少石灰,這些可夠?”村長搬出家中餘留的石灰。
蘇步成看向蘇櫻,“阿櫻,可夠?”
蘇櫻搖頭實話實說,“這些一畝地都不夠。”
“一畝地都不夠?竟要這麼多?”眾人大驚。
“嗯,一般情況下,施入量100-150斤/畝,才能基本解決土壤中的病害…”
蘇櫻給在場的人科普石灰消毒、什麼樣的腐土肥沃,以及什麼情況下的土壤才可以用石灰消毒。
土壤消毒,最好用熟石灰,儘量不要用生石灰。
因為生石灰遇水會放出大量的熱,而熟石灰是生石灰加水後反應的產物,裡面大量的熱已經釋放。
石灰是鹼性,腐土中應加入多少,與土壤的酸鹼度有關。
如果土壤ph值大於75,就不能用石灰消毒。
大多數腐土是酸性土壤,極個別地區受當地水質影響,呈弱鹼性,但只要經過幾次淡水灌溉,也會呈微酸性。
華夏土地大多在45-85範圍內,由南向北ph值遞增。
長江以南的土壤多為酸性和強酸性,以北的土壤多為中性或鹼性。
這裡沒有試紙,測不出具體的酸鹼度,要辨別腐土酸鹼性,可從幾個方面入手。
土源、土色、地表植被、質感、澆水後的反應等。
土源是指腐土來源,來自山川、溝壑的腐土,多呈黑褐色,比較疏鬆、肥沃,通透性好,是比較理想的酸性腐土。
酸、鹼土的土色大不同,酸性土壤一般顏色較深,多為黑褐色,而鹼性土壤多為白、黃等淺色。
腐土酸鹼性受地表植被影響,生長野杜鵑、松樹、衫樹等植物的多為酸性土,生長柳、穀子、高粱等植物的多為鹼性土。
酸、鹼土質感不同,酸性土質地疏鬆,握在手裡有一種鬆軟感,通氣透水性強,不易結塊。
鹼性土質地堅硬,摸起來十分結實,容易板結成塊,通氣透水性差。
最後就是澆水後的反應不同,酸性土澆水後下滲較快,不冒白泡,水面較渾。
鹼性土澆水後,下滲較慢,水面會冒白泡,起白沫。
這一片大山,山腳樹林皆松樹、杉樹,腐土黑褐色,土質鬆軟,是上好的酸性腐土。
所以蘇櫻才敢明確用石灰消殺。
在座眾人聽完,久久回不了神,一個不起眼的土壤竟蘊含這麼多學問。
“唉!慚愧、慚愧啊!”村長一拍大腿,“我等枉活了幾十歲,竟不知還有這等學識,守著寶山捱餓,也是活該!”
想著這麼多年,放著肥沃的腐土不用,苦巴巴墾荒地,覺得心好痛!
這苦白吃了!還是書讀少了。
當年若是多讀幾本農書,也不至於白吃這些苦!
“好在你們來了!以後我們這裡的地會越來越肥!”村長很快振作起來,開心道。
“但願!這裡腐土資源豐富,相信要不了多久,這裡土地很快養肥。”想到未來可期,蘇步成信心滿滿。
眾村老亦是歡喜得緊,眼裡閃著光亮。
“村長,此事還沒有得到驗證,暫不宜大肆宣揚,還請各位村老保密。”蘇步成希望低調做事。
“自當如此!張揚出去,以訛傳訛,聽的人一知半解,到時毀了莊稼,來年沒收成,那罪過就大了。
再說了,都來搶腐土,我等哪裡搶的過那些世家?”村長深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