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不值一提(第1/2 頁)
以維裡娜梅洛德的資源和人脈,想要把戛納的名聲搞垮很難,但把她的名聲搞壞卻很容易。
當然,這世界上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愛與恨——梅洛德之所以選擇在幕後出手,恐怕也是被蘇靈溪之前和麗芙莫頓往來頻繁的情形給逼急了。
“無論如何,她的目的都已經達成了大半。”蘇靈溪撇了撇嘴角,不可否認地有些憋氣——這種盤外招在娛樂圈並不罕見,但落在自己身上時總歸不會那麼好受。“莫頓似乎對她很滿意,能夠讓她的團隊迫不及待發出這麼多通稿預熱,想來對這個角色已經十拿九穩了。”
伊娃嘆了口氣,“《人生分岔路》很大機率會定下來由她擔任女主角,根據各方口風推測,簽訂合同估計也就是這兩週以內的事。”
“他們真的就認準了她嗎?”蘇靈溪還有些不死心,“我的意思是,這只是一則捕風捉影的緋聞而已,他們沒必要為此直接踢我出局吧?”
“nile,你必須清楚,麗芙莫頓跟塞琳娜不一樣,她是個拒絕任何風險的守成派。”伊娃簡單地回答道:“她看過梅洛德拍攝《7》之前的試鏡錄影帶,一個和你演技相當,年紀相差無幾,甚至名聲更好,就連長相也對歐洲人民來說更有代入感的女演員,她會選誰是一目瞭然的結果。”
不能不承認,伊娃這番話說得很有道理。《人生分岔路》並不是刺激強勁的高票房題材,而是一部對映當代年輕人焦慮的情緒化影片。
與其說它有多麼深刻的立意,倒不如說是一場溫柔的修行之旅,劇本以細膩柔和的筆觸描述了人們關於“生”“死”“愛”的永恆討論,並不激進,卻又有著溫柔堅定的力量感。
對於這類影片而言,能否讓觀眾在觀影時具有代入感是重中之重——試想,故事內容大談特談歐洲年輕人面臨的現狀和問題,鏡頭一轉卻露出了一張亞洲面孔,觀眾的代入感難道不會大打折扣?
“你還年輕,nile,之後還會有很多更好的機會,沒必要死磕這一個本子。”伊娃拍拍她的肩,“莫頓的故事雖然好,但對你來說也許加成不大。”
蘇靈溪明白她的意思,勉強扯了扯嘴角,“好吧,我知道。我只是覺得……有點可惜,畢竟我們之前花了很多時間和曼紐爾先生接觸,還有瑪格麗特,我以為……”
“是啊,在負面新聞出來之前,那群人的態度和現在可大不一樣。”伊娃諷刺地笑了笑,“我們早該預想到的,不管是曼紐爾還是瑪格麗特,他們都只會做出對自己當下最有利的選擇,那些口頭承諾往往不值一提。”
蘇靈溪看得出來,伊娃對於某些人牆頭草一樣的行為尤為不爽。
這段時間接觸下來,兩個人之間的熟悉度直線上升,現在哪怕沒有老師幫忙,她也能讀懂伊娃隱藏在話裡的深層含義。
“事已至此,我們只能暫時先忘掉這部電影了。”蘇靈溪輕輕吐了口氣,整理好心情後再度開口:“現在才4月初,戛納電影節的結果要等到5月底才能公佈,我們或許可以趁這個時候多去接觸幾個專案。”
按照時間算,自從《廣尾殺人事件》殺青後,她已經空檔了將近四個月沒進組。
一般來說海外電影專案的前期籌備至少需要一到兩個月,即使她們現在開始挑劇本,估計也得等到6、7月份才能進組開拍。
聊到這個話題,之前一直沒做聲的楊茜瞬間有話說了,“我覺得這是個好主意,趁著戛納提名還處於最有含金量的時候,我們應該先主動去接觸幾個更高一級的專案,要是能在結果公佈之前把演出合同簽下來,那就更好了。”
其實這就跟內娛有些人拿一部未播出但備受市場看好的s級劇去貸款下一部戲資源是一個道理,提前貸款拿資源有好處有壞處,但關鍵還在於藝人團隊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