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5 頁)
此事的。
伯駒前來一是要鑑定一下二帖是否是真跡,二是順便看一下其它的文物。果不出所料,他在這裡還見到了李白的《上陽臺帖》和其他珍貴文物。
“《中秋帖》與《伯遠帖》如伯駒君願收,我願以20萬讓出。”郭世五毫不客氣。
“豈止是這兩帖,其他文物我也願收,我將差人來與你再議。”郭世五愣了一下,他心裡在想:“張伯駒真是豪富啊!”
其實,張伯駒在未來之前就為此事傷透了腦筋,他深知,郭旨在圖利,非為收藏,國寶在他的手裡,早晚終有不測。但是,他索價如此昂貴,哪有此財力收藏啊!
伯駒唯恐兩帖流落海外,《三希堂法帖》就再也不會有延津劍合之望了。不日,他請惠古齋的柳春農居間,與郭世五復商此事。
柳向郭提出了這樣一個意見:二帖並李白《上陽臺帖》,唐伯虎《孟蜀宮妓圖》軸,王時敏《山水》軸,蔣廷錫《瑞蔬圖》軸,議價20萬讓於伯駒,但因財力不足,先付6萬,餘款一年為期付竣。郭應允。
1937年夏天,“七七”事變後,金融封鎖,餘款到了第二年不能支付。伯駒四處籌措無望,無奈,只好將二帖退回郭氏。其他的留抵所付之款,仍由居間人協調結束。
不久,郭逝世,其珍品歸其子。日寇侵華,戰爭席捲全國。伯駒偕妻攜女,顛沛流離,但一直掛念此事。日本投降,他從西安返回北平,第一件事就是繼續委託柳春農向郭氏後人郭昭俊詢問二王法帖。
。 最好的txt下載網
不畏權勢 力護國珍(4)
春農回覆,尚在郭家。伯駒表示,願收藏。其子讓價,二帖為3000萬聯幣,當時摺合黃金1000兩。居間人往返數次,磋商於郭昭俊,價能否再低一些,郭沒有誠意,但伯駒並未罷休。
正在這時,###戰時文物調查委員會副代表王世襄到平,專門調查重要文物損失情況。他第一個找到張伯駒商議。
王世襄意見,首先讓德國籍某人所藏銅器和郭昭俊所藏瓷器歸於故宮博物院。伯駒極為贊同。
王蔭泰在任偽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長時,曾下令:“此部瓷器有所移動,必須先呈報。”郭氏藏之精品除郭世五生前已盜賣於美國外,其餘由郭昭俊讓價王蔭泰。所剩瓷器已多半不是從文華殿及熱河行宮提取的原物,即使收回,議價也不宜過高。伯駒建議王世襄妥善處理。
正在磋商之中,宋子文以行政院長的身份來到北平視察。訊息傳開,郭昭俊由朱桂莘引薦,攀援上了宋子文。經幾次接觸,一樁交易,雙方默契。
郭昭俊公開將所藏瓷器捐獻故宮博物院,由行政院發給獎金10萬元美金,並委派郭昭俊為中央銀行北京分行襄理,郭暗地將二王法帖獻給了宋子文。
故宮博物院的陳列專櫃裡陳列著郭昭俊所獻瓷器,室內懸掛著郭世五的遺像。不知情的參觀者無比景仰郭氏父子;知情的參觀者竊竊私語。
張伯駒深知內情,對此事氣憤不已。他和朋友商量,想登報揭露此事。朋友勸他:“宋家勢力之大,不可輕舉啊!”他終日寡歡,積鬱難平,無時無刻不在擔心二帖的下落。
一年以後的一日,他忽然接到上海潘伯鷹來函,約其撰稿。
為了不致使國寶流落散佚,他冒著風險,揮筆寫了一篇《故宮散失書畫見聞記》,不久,《新民晚報·造型》副刊刊出。文中以翔實的文字列舉了故宮散失書畫的一些佚事,尖銳地揭露了二王法帖的不幸經歷。上海文化界人士極其重視此事,各種場合,街頭巷尾議論紛紛。宋子文見事不妙,恐惹物議,急忙派人將二帖退還郭昭俊。
《新民晚報》的藝壇通訊載:“稀世珍品王珣《伯遠帖》,王獻之《中秋帖》,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