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2/4 頁)
荊州州府所在,南臨長江,北依漢水,西控巴蜀,南通湘粵,前人稱“七省通衢”。王動到了江陵府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了,也沒好玩的,直接去了三湘客棧,結果現客棧門口趕集似的熱鬧,有人在唱大戲。唱的還是關帝爺的戲,細細一問才知,原來,這是官府組織的,本來是“二月二龍抬頭”的重要祭祀活動之一,結果連天的陰雨,一直拖到今天才正式鳴鑼。
上的戲是講的是關帝爺,什麼情節,王動大概看了個明白“關公保二嫂千里走單騎”。王動到三湘客棧安頓了下,也去湊熱鬧,原來,瀟湘記年年都會為這活動出力,自然會有“好”的位留著,掌櫃也是個戲骨,現在大掌櫃來了,居然大掌櫃對這社戲也是有興趣,心下歡喜,再一聊,現王動居然不大懂行,自然要好好表現一番。於是從四大聲腔開始說起,其實王動是知道一點點的,小時候奶奶喜歡聽戲,他也有作陪,因為奶奶眼花看不清字幕,他要去講解,慢慢反讓也對中國的戲曲產生了點興趣,江浙一帶好聽越劇,而中國名聲最響的京劇,最高深的崑劇,而這崑劇,便是源自於明朝時南戲的崑山腔。不過他只知道這段歷史,別的更細的他就不清楚了。瀟湘記的掌櫃好的是海鹽腔,但這會他知道已經有弋陽腔和餘姚腔,且也還說出了崑山腔,但永樂年間好象還是這個海鹽腔更流行些。說起餘姚腔,那掌櫃以為粗鄙不堪。反正這會掌櫃在邊上講的很起勁,王動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相反,臺上那“咦啊呀啊”他是右耳朵進左耳朵出,他只是來趕場子湊熱鬧的,你要讓他聽那戲,那可是一點功底的都沒有。
臺上熱鬧著,王動這個現代人的思緒不知飛到哪去了,這會正自由聯想著,先是從關帝爺開始起,要說這個關羽也是好玩,史書中的關羽除了是個大將軍以外,好色同樣也是有名,但後然居然被神化,史書上的最早官銜也就是荊州牧前將軍,漢壽亭候蜀漢的封號,靈蹟初顯是在隋朝,唐朝追封他為壯繆候,到宋時,宋真宗封為義勇武安王,徽宋始崇寧至道真君,成神了,自家產的當然是入道教,明朝後來的萬曆年間居然口號多的嚇人,協天護國忠義帝,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並賜冕旒玉帶,這下真是至尊無上了。後人更是誇關二爺的忠義,其實是不是真的忠義天知道,開始老關可是投過不少主子的,天知道他後來為什麼會保著劉備不改嫁,想來那會,他這種沒有根基的武將,也只有投了劉備這種同樣沒有根基的假漢宗能被重用。這臺上的熱鬧,王動又聯想到了明朝的戲曲和民俗。二月二開始,正月的休養生息結束了,老百姓們要開始到農田裡去耕作了,官府主導的這些宗教活動和節日民俗主要是透過於農事、民間鬼神信仰,還有民間民眾的娛樂三方面的結合,從而教化百姓,維護神權和王權,老百姓的自積極參與是其一,更重要的是官府的主持操辦,搞笑的是,這種間被大家看不起的商人也是踴躍參與,出錢出力,但從安排的座位來看,並不是最佳位置,在這位置“好”在,看戲臺都是側面,也就人物剛上場時看個正面,退場時看個後背,他那在上竄下跳,啊咦作響的時候,都只是看個側面,就邊王動想看看那遼王,居然也只能大概看到個側面,遠遠的人影也只是能看個側面。這下王動想到了後世春晚的一個小品《主角與配角》,這配角能露半個臉已經算是不錯了,想要露個全臉,得分好幾個鏡頭,這會在這觀眾席上,瀟湘記捐了兩百兩銀子,居然混的連個配角都不如,從頭到尾,那臺上的人物,王動還真沒幾個看全了臉,包括那些個跑龍套的。而最佳位置處,自然是留給遼王府和荊州府衙門的,還有致仕的老臣及當地的鄉紳。
戲臺搭的有半人高,四周滿是燈籠,離的近的更有幾個大大的火盆,把那戲臺照的通亮。火盆也把熱浪送到了王動他們那個方向,***,這初春時節,熱得個個冒汗,那邊王爺知府大人在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