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1/4 頁)
'17'漢大昌文獻公劉殷卒。殷為相,不犯顏忤旨,然因事進規,補益甚多。漢主聰每與群臣議政事,殷無所是非;群臣出,殷獨留,為聰敷暢條理,商榷事宜,聰未嘗不從之。殷常戒子孫曰:“事君當務幾諫。凡人尚不可面斥其過,況萬乘乎!夫幾諫之功,無異犯顏,但不彰君之過,所以為優耳。”官至侍中、太保、錄尚書,賜劍履上殿、入朝不趨、乘輿入殿。然殷在公卿間,常恂恂有卑讓之色,故能處驕暴之國,保其富貴,不失令名,以壽考自終。
'17'漢大昌文獻公劉殷去世。劉殷當丞相,從不冒犯皇帝違反聖旨,但經常就具體的事情進宮規勸,對劉聰補益很多。漢主劉聰每次與大臣們商議政事,劉殷都不表示什麼態度,等大臣們離開,劉殷單獨留下,為劉聰對所議鋪陳發揮再理出頭緒,商討事宜,劉聰從沒有不採納他的建議的。劉殷常常告誡子孫說:“為君主作事應當務求對君主委婉地勸諫。凡人尚且不能當面斥責他的過錯,更何況皇帝呢?委婉勸諫的功效,其實與冒犯君主沒有什麼區別,只是不明說君主的過失,所以是比較好的方法。”劉殷歷任侍中、太保、錄尚書等職,並被賜予可以佩劍穿鞋上宮殿、朝見天子不用快步行走、乘車進入宮殿等特權。但是劉殷在公卿大臣中,常常恭順地帶有卑謙禮讓的神色,所以處在驕縱橫暴的國家,能夠保全自己的富貴,不損傷自己的美好聲名,以長壽善終。
'18'漢主聰以河間王易為車騎將軍,彭城王翼為衛將軍,並典兵宿衛。高平王悝為徵南將軍,鎮離石;濟南王驥為徵西將軍,筑西平城以居之;魏王操為徵東將軍,鎮蒲子。
'18'漢主劉聰任河間王劉易為車騎將軍,彭城王劉翼為衛將軍,共同統領皇宮禁衛軍。任高平王劉悝為徵南將軍,鎮守離石;濟南王劉驥為徵西將軍,建築西平城居住;魏王劉操為徵東將軍,鎮守蒲子。
'19'趙固、王桑自懷求迎於漢,漢主聰遣鎮遠將軍梁伏疵將兵迎之。未至,長史臨深、將軍牟穆帥眾一萬叛歸劉演。固隨疵而西,桑引其眾東奔青州,固遣兵追殺之於曲梁,桑將張鳳帥其餘眾歸演。聰以固為荊州刺史、領河南太守,鎮洛陽。
'19'趙固、王桑從懷縣向漢請求接應,漢主劉聰派鎮遠將軍梁伏疵帶兵迎接他們。迎接的軍隊還沒有到達時,長史臨深、將軍牟穆帶領一萬軍隊反叛投歸劉演。趙固隨梁伏疵向西邊進發,王桑卻又帶領所屬軍隊向東奔赴青州,趙固就派兵追擊,在曲梁殺了王桑。王桑的部將張鳳帶領殘餘部眾投歸劉演。劉聰讓趙固擔任荊州刺史,兼河南太守,鎮守洛陽。
'20'石勒自葛陂北行,所過皆堅壁清野,虜掠無所獲,軍中飢甚,士卒相食。至東燕,聞汲郡向冰聚眾數千壁枋頭,勒將濟河,恐冰邀之。張賓曰:“聞冰船盡在瀆中未上,宜遣輕兵間道襲取,以濟大軍,大軍既濟,冰必可擒也。”秋,七月,勒使支雄、孔萇自文石津縛筏潛渡,取其船。勒引兵自棘津
濟河,擊冰,大破之,盡得其資儲,軍勢復振,遂長驅至鄴。劉演保三臺以自固,臨深、牟穆等復帥其眾降於勒。
'20'石勒從葛陂向北行進。所經過的地方百姓都堅壁清野,因而沒有搶掠到什麼東西,軍中非常飢餓,出現士卒吃士卒充飢的現象。到達東燕,聽說汲郡人向冰聚集了幾千人在枋頭修築了營壘,石勒將要渡黃河,又擔心遭到向冰的阻擊。張賓說:“聽說向冰的船隻全都放在水中沒有抬上岸,應當派遣輕裝兵士抄小道去偷襲奪取這些船,用來渡大部軍隊過黃河,大部軍隊渡河後,一定能擒獲向冰。”秋季,七月,石勒派遣支雄、孔萇從文石津綁紮木筏偷渡,奪取了向冰的船隻。石勒率兵從棘津渡黃河,攻打向冰,把向冰打得慘敗,得到了向冰的全部物資儲備,軍隊士氣重新振作起來,於是長驅直入到達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