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第3/5 頁)
過去有一種獵隼,褐背黃腹,一身虎紋,也有黑背的,叫做兔鶻,又叫吐鶻,那契丹回鶻都以此為圖騰。(全文字小說閱讀,盡在文。學網)通常被訓成獵鷹,與細狗配合。這物件有特點,那細狗細瘦挺拔,動作靈敏,羊鼻樑;蠍子尾,極少數的黃瓜嘴;腰似弓;尾似箭;四個蹄子一盤蒜。只是不夠圓通,周旋不便。
走獸飛禽皆有奇能,那回鶻卻翻轉自如,勢大力猛,能把羊給提起來,也吃狐狸之類;這傢伙勁猛身子靈,不似尋常鷹翻,俯衝而下一擊必殺,又不似一般鷂穿,輾轉穿梭斜膀側翅。而是崩膀豎尾,能倒著飛,一個旋子往後仰,亮翅一展尾巴朝上。
萬里出一,九死一生,便是上品神俊海東青,搏擊長空擒捕天鵝。自古便是北族皇家圖騰,傳說那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名字便是從那叫聲“阿骨打”而來。
其影響又何止北方民族,邊塞城鎮,就是老鷹捉小雞這遊戲,也都是大江南北自古就有。
飛禽捉物實際有個特點,就是俯衝而下一氣拿下目標之後,它是撲稜伸展著羽翼,遮蓋住獵物,這傢伙沒有牙齒,那是借起落之力硬撕,關鍵在於一墜,看不見怎麼就給撕啄開要害了,光看著撲稜了一地血。
這回鶻迴轉更靈,貼著地皮翻,又有收爪成拳的本事,能躍能飛,提物之時,爪子尾巴都往上使勁,這就是鳥臺,形意取能叫做豎尾崩膀,盤旋調尾,喚作“駘(鳥臺)形”。
這一技老心意裡是沒有的,是老劉家裡帶的本事,關於老劉跟李老能先生的關係,老劉並未細講,但就看這一手,也就明白了幾分。
袁家三輩這麼想著,讚歎不已,也賈三山不管這一套,他也不懂這一套。
但是人就兩條胳膊兩條腿,誰也不是三頭六臂,賈三山也看出門道來了,沒看出來捱揍也挨出來了,他不信這個邪。
就不走拳腳了,而使出十八羅漢手,走拔步短打的貼身法子,就依仗自己身大力氣沉,勾採撕裂,連拿帶摔。
賈三山想了,我打不過你我就貼死你,只要你傷不了我,單反給我一手拿實在了,我就靠著一身力氣走摔打,以長克短,出門在外不容易,劉師傅,別怪我欺負你。
想著賈三山就換了梅花步,推搡撕扯,就搶老劉的把位。
跤法有言,長怕抱腰短怕鎬,胖子就怕三轉搖。
長怕抱腰好理解,大個兩頭長,一鑽進去容易借力,小個胳膊短退短,大個虛實相間地鎬他,他也不自在。也有叫短怕揉的,揉是什麼,就是自上而下,抓著晃擰。
所以大個子練跤有手絕活是轉大缸,弄一個大缸,隨著功力的增長逐漸填沙子,走著跤步來回晃擰,
跟人交手,不用別的,牽著一晃就把人扯起來了,這就得暈,一順勁就扔出去了,這叫揉。
關鍵他正好能使上勁,這要是矮的,自下而上,就不方便使這個了,所以各有其法。
這大個要俯下身子去鑽襠扛人,那動作破綻就大了。
胖子腰粗墩大,晃也不得勁,扛也不得勁,但是他笨重,怕圍著轉悠,逗著逗著就引出破綻來了。
這賈三山又大又猛,但不胖,佔盡了優勢,所以他師傅從早就專門訓練了這手。
武術加跤,越摔越高,那殺傷性也大,關鍵就在拿把的技巧與摔人的技巧。
摔跤自流入民間,在京津河北,已然成了一種娛樂專案,有自己的一套規矩,講這規矩,可以不傷人,破了規矩,那也可是輕易就斷筋斷骨摔死人。
這賈三山走得是擒拿摔跌,自然就不是客氣的玩意兒了。
棋差一招,束收束腳,老劉有意逗引逗引這個賈師傅的功底,難得有個現身說法的機會,他就放這賈三山果然老道,那是用一個個陪練師弟一身的傷換來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