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3/5 頁)
進屋裡,東方檢看到兩個孩子都好端端的,於是扭頭望了顧三娘一眼,意味深長的說道:“真個跟沈拙說得一樣,你跟那些長在深閨,或是鄙摟無知的婦人大不相同呢。”
顧三娘可不想聽他的稱讚,她問:“你既是無事,為何阿拙又被下了大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東方檢搖頭嘆氣,他說道:“此事說來話長。”
原來,東方檢會得知顧三娘到了京中,還是沈拙託人跟他說的,沈拙請衙役轉告顧三娘,要她回鄉,他猜測顧三娘必定不肯聽話,東方檢是他的好友,又是見過顧三孃的,因而他請東方檢來見顧三娘,務必將她送回酈縣,莫要捲進京城的是非之中。
東方檢來是來了,只不過他也有自己的考量,京裡局勢多變,沈拙被冤枉入獄,本就是一場陰謀,太子有心想救他,卻力不從心,眼下唯一能救沈拙的,只有沈拙的父親——當朝宰相蔣中明,可是,早在四年前,沈拙就和蔣中明斷絕父子關係,要他想蔣丞相低頭,幾乎是無稽之談,而能勸動他的,大概只有顧三娘。
顧三娘氣道:“哪有這樣做父親的,親生骨肉都要砍頭了,他還能置身事外?”
東方檢暗自腹誹,當爹的冷血,全因做兒子的絕情在先,當年沈拙自請出宗,並將名姓改換,害得蔣丞相顏面盡失,自古以來,像沈拙這樣的忤逆子,一個巴掌也能數得清了。
顧三娘對沈拙過去的事知之甚少,她問:“阿拙為何要離開蔣家呢?”
並非顧三娘護著沈拙,沈拙絕不是不明事理的人,他會帶著御哥兒遠走他鄉,定然是和蔣家有甚麼調和不了的矛盾。
東方檢望了一眼沈御,他叫來外頭的小廝,打發他領著兩個孩子外出逛街,便對顧三娘說起沈拙和蔣家的事。
☆、第77章
說起蔣家的故事,編成戲文,就是三日三夜也唱不完,自前朝以來,蔣家便是長陽城的名門望族,至今長陽城仍舊住著蔣氏一族,其中有一支跟著太祖皇帝打天下,待到平定四海,論功行賞,蔣家成為當之無愧的開國元勳,這一支就是蔣家在京裡的先祖。
卻說蔣家威威赫赫二百餘年,到了蔣丞相祖父這一代,蔣家子嗣單薄,只生了一個嫡子,偏偏嫡子因年早逝,好在還留有一個嫡孫,便是如今的蔣丞相——蔣中明。
蔣中明自知承繫著家族榮辱的重擔,在祖父的教習下,他文章詩詞,經濟兵略無一不通,十八歲時金榜提名,更是成為大元朝最年輕的狀元郎,他自此步入官場。
這蔣中明年少成名,又出身高貴,前途自是不可估量,京裡無數名門淑媛芳心暗許,可惜他自幼定了一門親事,乃是中州縣七品縣官沈正之女。
這蔣父與沈正本是同窗好友,恰巧蔣沈兩家正妻同時懷胎,蔣父就此提議,兩家若是生的一男一女,便結成兒女親家。待到瓜熟蒂落,果然如了他二人的心意,蔣父鄭重送上定親情信物,只等雙方兒女長大成人,即可結成夫妻。
不想天意弄人,蔣父早早仙去,沈正得罪權貴,也一生仕途不順,至死僅做到縣官一職,但是蔣中明並未因此而背信棄義,十八歲時,他迎娶沈氏進門,不過三五年之間,就生下嫡子嫡女,嫡子取名鏡言,嫡女閨名妙言。
說到這裡,顧三娘已是猜到幾分,她說:“這個蔣鏡言,只怕就是阿拙罷?”
東方檢點頭,又接著往下說起,好景不長,蔣家的當家人重病而亡,這時的蔣中明在外為官,不得不回家為祖父奔喪,丁憂守制三年。
祖父離世,旁系多是些不堪重用之輩,恰逢四海昇平,皇帝又欲收攬大權,朝中蔣氏一派失去主心骨,或是被調往外地,或是明升暗降,那時蔣中明剛剛二十餘歲,苦於遠離朝野,他竟是無計可施。
沈氏眼見丈夫愁眉不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