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名正言順大義重(第1/2 頁)
王用賓的上疏令嘉靖極為惱怒,部堂大員,竟然一點大局觀念都不講。嘉靖將閣老們召來,問道:“王用賓的奏疏,諸位都看過了?”
嚴嵩等人只得有些尷尬的說道:“陛下,臣等確實已經看過了。”
嘉靖問道:“那諸位說說,該怎麼處理?”
這讓三位閣老的有些尷尬了,你說王用賓說的不對嗎?不,現在朝廷上絕大多數臣子可能都是和他一個想法的。儘管裕王已經是事實上的儲君了,但是在百官們眼中,名不正則言不順,裕王畢竟沒有太子的身份,那就是不行,大明臣子們追求的就是一個名正言順。
既然裕王殿下已經是儲君,那就應該冊立為太子,配屬東宮屬官,享受事實上的太子待遇。這是絕大多數臣子的想法,王用賓只不過將此事說出來了。
但是閣臣們也很清楚,嘉靖絕對不會冊立太子的,這事情沒得任何可以調節的餘地。現在王用賓已經把此事挑明瞭,如果嘉靖執意不允,甚至對王用賓加以懲處的話,很容易當即引發朝廷臣子們的反彈,內閣是承擔不起這樣的壓力的。
至於冷處理,那就更不可行了,王用賓可不是六科都察院的七品小吏,他可是國朝的部堂大員,吏部天官,他的奏疏怎麼可能就這樣留中不發了,所以現在內閣的三位閣老也有些頭昏。其實他們心中未嘗沒有讓嘉靖直接冊立太子的想法,只要嘉靖冊立太子,此事也就算了解了。
當然,閣老們也很清楚,嘉靖絕不可能在現在冊立太子了,所以經過長久的沉默之後,嚴嵩出來說道:“陛下,臣以為內閣先和王天官談談,若是內閣不行,再請裕王殿下去和王 天官說說,可以萬全。”
對於王用賓這樣的部堂高官,現在也只能如此了,嘉靖於是同意了內閣方案。
三位閣老趕緊去請王用賓到內閣值房了,王用賓到了內閣值房,和三位閣老見禮之後,嚴嵩說道:“王天官,你這次可是把天給捅破了。”
嚴嵩說的到也不算是假話,一般來說像王用賓這樣的部堂大員,是不會最後發表意見的,王用賓這下早早下場,這就讓嘉靖和內閣極為被動了。
王用賓不以為意的說道:“諸位閣老,此事本是內閣當言的,諸位不言,下官只好越俎代庖了。”王用賓的話可就有點刺耳了,這是在直指內閣失職了。
徐階說道:“王天官,這話說的不妥吧。內閣也曾經上疏陛下,但是此事畢竟出自於上裁,陛下既不允,我等為人臣子的,也應該體諒君上才是。”
王用賓說道:“那大明的祖制何在?哦,下官倒是忘了,內閣原本就不是祖制所設的機構。”
這下讓三位閣老臉上都有些不悅了,王用賓這句話殺傷力實在是太大了,確實內閣原本就不是大明的一個正式機構。自始至終不是大明中樞正式的一級行政機構,而是一個無衙置、無印信、無官員定額、無官屬、無專制諸司職權的顧問秘書機構。閣臣可多可少,多時達10人,少時僅1人,一般約3至5人。
入閣之閣臣的品級也無限制,高可達二三品,低只有七八品,因人而異,因時而異。閣臣的任用方法也無嚴格規定,或出於皇帝的欽命,或錄用皇帝在東宮時的舊僚,或由當任閣臣密薦,或由吏部九卿科道官會同推舉後由皇帝點用,或經推舉後由皇帝拈閹選定。
本質上來說,內閣不過就是一幫翰林院官員罷了,在太祖時,太祖選用翰林院的學士、編修、檢討、修撰、侍讀等所謂文學侍從官員來協助做一些文墨工作,具體職責是幫助皇帝閱看各機關送來的章奏,執行封駁工作,根據皇帝的意圖草擬處理意見等等。他們不能參與重大政務的研究和決策,更不能獨自處理問題,僅由於他們經常在宮廷殿閣之內工作,隨時聽候皇帝的傳呼差使,逐漸才被稱為內閣學士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