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2/5 頁)
他不會主動自首的。當然,他的辯解是站不住腳的,在檢察官和律師的“啟發教育”下,他才最終認罪伏法。2007年12月17日,北京市高階人民法院終審以受賄罪依法判處丁力有期徒刑8年。
剖析丁力受賄案的意義在於,拿錢不辦事卻拿得心安理得,即使拿了錢也認為是給別人做事的報酬,這是很多政府官員隱藏不露的“發財秘訣”,也是很多行賄者根本想不到的陷阱。
學者高官,農業產業化專家栽在出訪路上
山東諸城是一個出文人的風水寶地,很多人擅長“寫寫畫畫”,至於寫幾篇文章出幾本書的各方面專家更是多如牛毛。從這裡走出來的官員大多是那種靠寫作受到賞識的人,這類官員的普遍特點是名氣大權力小,雖有學術成就但在仕途上並不算順利,往往是單位裡被冠以學者或者秀才型的中層副職幹部。56歲的農業部農墾局原副局長兼農業部農業產業化辦公室副主任丁力,就是這類官員的代表人物之一。
說一句題外話,丁力是筆者同宗同族同姓的山東諸城同鄉,只不過他的父輩早年就離開諸城老家來到了北京,但是父輩骨子裡流淌的那些崇文重學的觀念,是無法改變的。
看看丁力的履歷我們就會發現他仕途上的蹤跡:丁力,山東諸城市人,1951年出生,曾先後就讀於北京十一學校和北京人大附中,大學畢業於北京經濟學院經濟系。1969年參加工作,先是在工廠當工人,1976年在北京冶金局任宣傳處幹部,1982年9月至1985年11月在北京經濟學院經濟研究所當教師。1985年11月之後在國家體改委工作,先後任調研組幹部、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誌社編輯、改革出版社圖書編輯室副主任。1991年8月起先後任農業部政策體制法規司體制改革處幹部、副處長,經濟調節處處長、經濟師,辦公室主任等職,對農業產業化頗有研究。1998年3月下派湖南省某州政府任副秘書長,回農業部後任政策體制法規司產業政策處處長,1998年10月起兼任農業產業化辦公室副主任,參與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評審工作。2001年5月起任農業部農墾局副局長,分管計劃及學生飲用奶生產企業資格認定工作。
丁力是農業產業化方面的專家,也是伊利、蒙牛、娃哈哈等知名企業的顧問,不但對農墾系統和農業產業化有著非常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同時也精通企業的經營管理和策劃。尤其是分管奶業之後,丁力透過對多家企業的調研,及時指出國內企業在奶業產業化認識上的誤區,否定把奶業產業化就是簡單地看成是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的錯誤認識。丁力及時提出奶業的產業化應該是具有現代特點的產業化,開拓出一條從生產加工、裝備、管理、科研等各個方面來整合總體農業的新思路,及時地引導一批奶業企業進入正確的經營軌道。
第六章:學者高官拿錢不辦事(2)
丁力最先出事並不是受賄上,而是在出訪期間的草率決策上。2005年9月16日到10月1日,身為負責中國奶業工作的農業部農墾局副局長,丁力率團到非洲的烏干達參加學生飲用奶國際會議,並順路考察一下南非實施學生飲用奶計劃的有關情況。但是,在這次出訪期間,身為團長的丁力架不住團員們的紛紛請求,違反規定擅自改變出訪路線,帶團先後到了辛巴威、肯亞和埃及3個國家參觀遊覽,這次參觀也將此次出訪時間延長了3天。
回國後當時並沒有人追問,這件事就悄無聲息地過去了。但是,事過半年,不知是誰無意中把這次活動的情況透露出去,接著就有一封“群眾來信”寄到了中紀委駐農業部紀檢組,這封信另外一個舉報內容是丁力的個人財產大大超過工資收入,舉報人懷疑丁力的錢可能是企業送的。
2006年2月24日,中央紀委駐農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