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5 頁)
袖藍色衣褂,高筒白襪,黑色圓口布鞋。小孩是齊頭短髮,所以不能像楊傳簫那樣,用髮簪別進混元巾頂部圓孔處露出的髮髻。貢品收拾妥當,楊傳簫帶著最終選定的這個孩子來到山下玉泉院。在華山派陳摶師祖像前,兩人一前一後雙雙跪倒,楊傳簫手持三炷高香,微閉雙眼,用心靈向師祖默默傳達開場祭語。
“師祖,今傳任大選落定,我華山派後繼有人。師父生前常提及“正”字,正既是和,人心所向,順天應地,弟子謹記於心,萬事以此當先,望傳任弟子不負重託,再造偉業。弟子定竭盡全力教誨,望師祖、師父在天保佑這個孩子,請保佑他。”
這種冥冥之中的告慰方式,華山派自古延續下來,至今從未更改。這只是傳任弟子入教儀式三個環節中的第一步。
自從第一眼看過這個男孩,他就深深地留在了楊傳簫的記憶中。
那天清晨,細雨濛濛。楊傳簫正在書房寫書法,聽見有人敲門,開門看見一位上了年紀的老大媽領著個小男孩。第一眼看到這個男孩時,楊傳簫目光不由停在他身上,男孩髮型簡捷,是標準的刺頭小短寸,邊邊角角剪得很有型。兩道淺眉成半圓形自然舒展,鼻樑骨根部略微低平,這兩官的不顯山,不露水,襯托出一雙精氣十足的“黑葡萄”。楊傳簫開門後,小男孩就不停地左顧右盼,觀察著周圍環境。
“您是楊師父吧?”老大媽問。
“是我。”
“楊師父,我是特意帶孫子來拜師學藝的,聽說華山派又到了大選期,我想讓孩子來試試。”老大媽滿臉笑容。“打我小時就知道有這個儀式,不過以前只是聽聽而已。可最近這段日子,我親眼看見周圍不少孩子上山應選,真是和原先不一樣了。我看我這小孫子年齡符合要求,忍不住就把他帶過來了。”說完,晃了晃男孩的胳膊:“快,叫楊師父。”
小男孩正在好奇周圍的新鮮事物,聽見奶奶的吩咐,看了一眼楊傳簫,立刻表現出第一次見生人的不好意思,側過身雙手拽著奶奶的手臂,不住往她身邊依附。
“叫楊師父啊,快。”奶奶低頭勸道。
話音剛落,小男孩轉身面向楊傳簫,一臉童真無邪大聲說:“楊師父好!”好字拉的有些長,一聽就是小孩的叫法。楊傳簫點了點頭,把兩人往裡面讓。奶奶仰起頭仔細瞧了瞧上方刻有“華山派”正楷金字的牌匾,邁過門檻,跟了進去。
踏上一段鵝卵石鋪成的小路,路左一座桃花石穩穩矗立著,上面刻有行書“福”字。沿路左轉繼續前行,剛走十餘步,便要向右拐。庭院植被叢生,清香綠色氣息一路飄來。樹木間,不時有鳥兒飛落駐足,歡聲鳴叫。路右一塊空地上,四四方方花飾雕刻的漢白玉大理石底座上,擺放著同樣材質,古時用來觀測時刻的日晷。鋼製晷針垂直穿過圓盤面,此時,陽光明媚,盤面上的指標陰影清晰可見。三人一行走完庭院小徑,迎面是三間古色古香的建築。
楊傳簫轉過身說:“路左這兩間是會客廳和書房,路右這間是臥室,來,請進。”
奶奶笑著跟了上去,小男孩緊倒小碎步,一眨眼,先進了屋,奶奶在後面說:“這孩子,走路老跟小跑似的,我可追不了。”
雙雙落座,楊傳簫簡單介紹了一下招募淵源:“老人家,我想您也略知一二,中國的根柢全在道教,道教是中國唯一本土宗教,創立於東漢,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我華山派屬道教一大派系。道教起身於對自然的崇拜和治病救人,是我國傳統文化中最古老最神秘的文化現象,發展至今,現代道教教義在原先基礎上有了更深層次的遞進,主張順應社會發展潮流,遵守和諧自然的發展規律,人人平等,反對奢侈浪費和積德行善。傳人弟子就是未來的掌門人,要肩負起延續和發展道教華山派教義的重任,到現在是第29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