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第2/5 頁)
側的衛星城蘭妃泉,在澳洲時代,這裡原名為莉莉斯泉,現名源於小皇妃經常愛來此泡溫泉,所以內政部為其命名為蘭妃泉——海妮在六月誕下大漢長公主之後,被冊封為蘭妃,取猶太教聖典《古蘭經》之義。
至於在中南半島,帝國又建立了第四個海外領地總督府,治所設於寮國琅勃拉邦的第四總督府被稱為西域總督府,轄地為中南半島除泰國的所有國家,包括越南、寮國和緬甸和柬埔寨,以及印度東部孟加拉灣地區。
在那裡,由於印度國內各方勢力遲遲不能達成一致,加上宗教分岐日益增大,為避免印度繼續陷入內戰,南亞印度次大陸特使,大漢帝國外交大臣威爾森提出了一個“威爾森方案”。
其核心就是在南亞實施分而治之政策,將以印度教徒為主的地區和以穆斯林為主的地區分為不同的國家。
但印度最大勢力的國大黨表示反對“威爾森方案”,在他們的心中更幻想著一個同大中華聯盟一樣的“大印度聯邦”計劃。即以印度文化圈為基礎,將周圍的小國都納入大印度聯邦,使印度成為一個在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大國。
對此,陛下表示了鄙夷,“這真是一個不錯的年代,連阿三都已經有了大國夢!”
在帝國西域總督府的支援下,孟加拉灣的三角洲平原地區率先獨立,成立了孟加拉王國,最早與英軍作戰,並接受大聯盟援助的錢德拉·鮑斯成為了孟加拉首位王國首相。
此舉打破了印度形勢上的統一,北部的穆斯林教徒的獨立浪潮更加洶湧,而印度教坡徒們也開始希望將搗亂的穆斯林們趕出印度。國大黨的統一政策受到了嚴重的打擊,“威爾森方案”在印度得到了許多人的支援。
“還不夠,不多死些人,沒有一些血的教訓,他們是不會低頭的!”
當威爾森再次應邀前往德里商討印度問題時,陛下神秘的說了一句話!
當時的威爾森並不理解,印度的和平已顯曙光,陛下為何還會認為印度還會再流血呢?
1942年10月,當各方勢力意見達成統一,南亞次大陸將衽印巴分治的訊息傳出來之後,在分治線比較混亂的旁遮普地區,居住在印度教徒地區的伊斯蘭教徒逃亡伊斯蘭教徒地區,與之相反,伊斯蘭教地區的的印度教徒和錫克教徒逃往印度教徒地區,在短時間內的大規模人口流動引發了大混亂,兩教教徒之間發生了難以計數的衝突和暴動、屠殺以及報復。短短的數週之內,因流血事件死亡的人,達到了五十萬。這幾乎超過了印度獨立和內戰的死亡人數。
而在教徒們之間產生的不信任和憎惡,對之後的印巴關係也產生了巨大影響。加上分治時,在克什米爾地區留下的歷史紛爭,使得印巴兩國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對立甚至是仇視,直到第三次印巴戰爭,得到大聯盟幫助的巴基斯坦以弱勝強,徹底控制克什米爾地區方才作罷。
印巴戰爭,浪費了印度大量的財力,而長期的軍備競賽和擴軍,又極大的拖累了印度的經濟發展,直到二戰結束的五十年後,進入二十一世紀,印度人與他們的大國夢還相差著十萬八千里!
正如陛下在當年所說:“天生就是丫環命,還非要當小姐?你以為阿三就是小/三呀?有機會逆襲正室!”
“好多年以後,我才明白,原來陛下說的小三,就是情婦呀!”
——帝國首任外交大臣威爾森在晚年的回憶錄中,如是說到!
第257章 埃塞克斯級
印度獨立的浪潮迫使英國政府加快了英軍中印度士兵入藉的計劃。
但邱吉爾沒有想到,他頂著國會的壓力讓印度士兵入藉,最終的結果卻只是英軍戰俘的行列中,多了數萬包著白頭巾的阿三。
在北非,布魯克率領的英軍在開羅戰役中,戰敗後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