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4/5 頁)
太是佛在心中坐,塵世俗念不存於心中。”李巧兒笑道。
“那我等凡夫俗子如何才能走到這一步呢?”水靈兒打破沙鍋問到底。
“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娥眉師太想也不想,口中嘀嘀咕咕,語焉不詳。
“師太,你這話是什麼意思?”水靈兒不解。
“小心,你師太是在勸你信佛了。靈兒不知道,師太是個講經說法的大師,這二三十年,也不知超渡出了多少善男信女。我可不願意我的靈兒出家當尼姑。”李巧兒笑著警告水靈兒。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十四章 “盟主真面目”,藥奸第一美
“靈兒就是要聽,說得高興,就是要當尼姑!”水靈兒瞪了李巧兒一眼,過去扶著蛾眉師太的手臂,討好道。
“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故知萬法盡在自心,何不從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娥眉師太還在打著啞迷。
“師姐,你就為靈兒說明白些罷。我就不來混你們了。”李巧兒見蛾眉師太說得不明不白,竟代水靈兒央求了。
“要做到心如止水,必須擺脫妄念,立地成佛。”蛾眉師太道。
“那如何才能擺脫妄念,立地成佛呢?”水靈兒急急問道。
“但凡世人心中,人人都有佛性。這就是古人說的‘人之初,性本善’。但到後來,只有極少的人能立地成佛,而多數人則不能。這是什麼緣故呢?其原因在於,一個人是否感悟到佛法的真諦,看到存於內心的真如本性。那些領悟到佛法的人,最終就能成佛;領悟不到的,就只能是徒具佛性的芸芸眾生。”
水靈兒在吃力地消化著這話。
“佛言‘隨其心淨即佛土淨’。這也就是說,一個人要領略佛性,首先要作到‘心靜’。若懷不善之心,唸佛終生也是枉然。這就是‘佛向心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一句話,人應該首先做到心中無念。”
“‘無念’,這如何可能?”水靈兒怔怔道,她想起自己幻滅的愛情慘痛,那心狠手毒的姐姐水靈芝。再活一世,她也不會忘了這些。
“‘無念’,不是什麼念頭都沒有,而是無俗想,即與外界事物接觸時,不受外界事物的迷惑,不為外物的虛幻影像所擾亂,一心只存佛法。這樣頭腦中就不會產生違背佛法的邪念,便靈臺無所滯礙,處處暢通自然,於是就可達到佛境了。”
水靈兒皺起了眉頭,她覺得這些道理看似簡單,理解起來卻頗為費力。
蛾眉師太補充道:“能夠做到以‘無念為宗’的人,表面上是與眾生沒有什麼兩樣,衣食住行照舊如常,但在與外界事物接觸時,思想不受外物的任何影響,‘世間善惡好醜,乃至冤之與親,言語觸刺欺急之時,並將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雖身處汙濁塵世,而心卻一塵不染,無滯無礙,亦無妄念。這樣便可在塵世中進入佛境,昇華為佛。”
蛾眉師太看著水靈兒愁眉苦臉的樣子,笑了,寬慰她道:“向佛也如學武功,心急不得的。靈兒目前塵念未去,自當寬心養傷。豈不聞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時候到了,靈兒自會有頓悟的一日。”
果然這蛾眉師太說準了。
有一天,一盤棋下完,水靈兒贏了十二子,“再來一盤,靈兒?”蛾眉師太將棋子一粒粒撿入盒中,問靈兒。
靈兒沒聽到。她此時正用一種茫然的眼光看著遠處的一棵孤孤伶伶的松樹發楞。
在一旁觀戰的李巧兒注意到了水靈兒這種魂不守舍的神情,她有點擔心,叫了一聲“靈兒。”
靈兒恍若從夢中醒來,答應了一聲。
“你這是怎麼了?”李巧兒問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