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4/4 頁)
總司令部中校參謀兼第1補充師第3團團長,率部隨東路軍行動。12月,該師改番號為第21師,第3團改為第63團,陳誠任上校團長。1927年春,第21師經過浙江龍游戰役和桐廬戰役,進入杭州。陳誠於4月升任第21師准將副師長兼第63團團長。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嚴重掛冠而去,陳誠升任第21師少將師長。5月,蔣介石繼續“北伐”,陳誠率部自鎮江渡江北上,佔領青浦江、海州、徐州等地。當時北伐軍前鋒已達魯南,因武漢方面唐生智揮師東下,蔣介石急令北伐部隊撤回,調陳誠師自南京趕往徐州雲龍山掩護總退卻,陳誠率部出色完成任務,深得蔣介石的賞識。 1927年8月13日,蔣介石被逼通電下野。在龍潭戰役中,陳誠因病扶轎指揮作戰,被何應欽免去第21師師長職務。10月,陳誠出任軍事委員會軍政廳副廳長,12月升任代廳長。1928年1月蔣介石重執兵權,陳誠因系黃埔出身的浙江籍青年軍官,被蔣重用,升總司令部中將警衛司令兼炮兵集團指揮官,參加第二期北伐,與蔣關係日趨密切。7月,第1集團軍整編為6個師,陳誠任第11師副師長,10月,兼第31旅旅長。1929年春,第11師參與蔣桂戰爭,進駐宜昌。7月,升任第11師師長。10月,唐生智反蔣,陳誠率部一舉擊潰其主力。1930年4月中原大戰爆發,陳誠任“討逆軍”第2軍副軍長兼第11師師長,率部沿隴海路西進,屢敗馮、閻 �俊?月,升任第18軍上將軍長,仍兼第11師師長。而後,陳誠率部轉赴平漢線,先入鄭州。在中原大戰中,陳誠為蔣立下赫赫戰功。 1932年5月,陳誠率部進入江西,參加對中央蘇區的第三次“圍剿”,任“剿共”追擊軍第二路總指揮。1933年3月,任贛粵閩邊區“剿共”中路軍總指揮,指揮3個縱隊11個師參加第四次“圍剿”。7月,任廬山軍官訓練團副團長(蔣介石親任團長),10月,任贛粵閩湘鄂“剿共”北路軍前敵總指揮兼第三路軍總指揮,參加第五次“圍剿”。1934年5月,任廬山軍官訓練團主任,後改任副團長。12月,任駐贛綏靖預備軍總指揮,繼續“圍剿”留在中央蘇區的紅軍游擊隊。同時兼任軍事委員會陸軍整理處處長,負責整理陸軍,以備“抗日”。1935年4月,國民黨政府正式頒授軍銜,成為中將。8月任峨眉訓練團教育長兼辦公廳主任,負責培訓川滇黔3省軍政教育各界幹部,11月,任宜昌行轅參謀長。12月,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執行委員。1936年3月,任第一路軍總指揮,率湯恩伯、關麟徵等中央軍入晉協助閻錫山阻截紅軍東渡黃河抗日。6月,任陝晉綏寧4省邊區“剿共”總指揮。8月兩廣事變,任第三路軍總司令,率部陳兵衡陽,對付兩廣。9月加陸軍上將銜,任中央軍校校務委員、廣州分校主任兼廣州行轅參謀長,為蔣介石坐鎮廣州,處理兩廣善後事宜。10月,任軍政部常務次長,負責整理陸軍。在西安事變中和蔣介石一同被扣。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蔣介石背信棄義,調集大軍進攻陝甘,陳誠任第4集團軍總司令。6月,任廬山軍官訓練團教育長。
第二部分陳誠 上將(2)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被扣國民黨要員等合影留念(前排右一為陳誠)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日本法西斯發動全面侵華戰爭。8月13日,日軍進攻上海,國民黨政府宣佈進行抗戰。16日,陳誠奉蔣介石電召從廬山牯嶺返抵南京,策定抗戰計劃與戰鬥序列。陳誠認為:“我國對倭作戰之最高指導方針,不能不根據優劣相反之客觀條件,實施持久消耗戰略,在此項大方針下,國軍作戰之具體運用,可分為三期:第一期為持久抵抗時期;第二期為敵我對峙時期;預定之第三期,為我總反攻時期。在抗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