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5 頁)
價值都以生命具有價值為前提。給生命確立價值,是生命自身的需要。生命需要絕對的肯定自己,從最低意義上到最高意義上,以求自身的存在、壯大和發展。它強使自己樂觀、喜悅、不絕望、有價值,強使自己從空無、虛幻、非實在,顯現為可觀、具體、實有、可比較、能評說。
我們自以為客觀現實的想法裡,總有一些想當然的成分在裡面,這是思維所無法避免的。我們只能盡力做到客觀,使想當然的成分將為最小。
隨意一想(之七)
如果一個人能幾十年如一日的自持,堅持,不改初衷,那他就是一個了不起的人。
知識和學問不應成為謀生的工具,它是自在的、非實在的、超越性的。在人身上,它應當與人的物質生存絕緣,與人的實際生活分裂,而表現為純精神。
有兩種情感,敵意和善意,敵意顯示排他和拒絕,善意顯示包容和接納。前者以自我的應急狀態耽視著外界,而後者則解除了武裝,接納一切。
人類生存的越久,他所發現的有價值的東西就越多。
人類存在的過程猶如一塊拋向空中的石頭,石頭向前運動,動力不斷衝破阻力,人類社會也是不斷向前發展進化和更新。所不同的是,石頭由我們丟擲,而我們人類則由大自然丟擲。我們只能決定石頭丟擲的方向,而不能把握其向前的每個細節。同樣,大自然也只能給我們一個大致的方向,而怎樣走,則由人類決定。當然,我們也關心人類的終極命運,但這終極對我們來說太遙遠,所以,我們只關心眼前和我們能預測到的將來。
人所有外在的東西都不能與大自然相比,能與大自然相比的只有他的意識和思維。
謎就是我們不知道又想知道的東西,但假如我們不想知道,它就對我們毫無意義。有些謎是人類共有的,對所有人都有著共同的吸引力和誘惑力。但另一方面,神秘又只是相對於人的意識感覺而言的,在宇宙本身,一切都是清晰的,明白無誤的。
一切空間意識都是以人自身為參照物和出發點的。
血緣就是親情,但親情並不是在任何時候都能靠得住,血緣並不能成為兩個人之間必然的紐帶。
所有哲學都在一部分被證為謬誤,一部分成為常識,唯一值得稱道的是,哲學家們當時所表現出的那種探索的精神和思想的勇氣。
哲學家們的悲哀在於他們並不能完全確信自己所建構的原理,卻仍費盡心力智力自圓其說。
我覺得我永遠站在目標的最低點,我覺得我的前面永遠是一片未知的領域,我的前方一片茫然。
如果有一種價值觀念被人們普遍認可,成為大多數人追逐的目標。那麼,能夠不為時代所動,唱出自己的歌的人,就算是半個偉人了。
所謂基本規律不過是人認識世界所創造的一種方法。與世界並無多大幹系。
任何絕對都只存在於人的理念中,絕對只是人的理念在超越了具體可感的實際事物後,所形成的一種一統觀念。
人類的前途也許並不像我們所想象的那樣完全的無望,也許,他們會真的創造出一個奇蹟,從而拯救了自身。
性格的形成來源於內在自我對外界刺激所作出的不斷調整,它體現為心理反應和言行舉止的某種一致性。但具體到某個人身上,這種一致性也並非一成不變。因為人身上除了主導性格外,還有其它隱晦的性格,會不是突破主導性格的阻攔和遮掩,而顯現出來。
每個人身上的性格數目都是相同的,所謂不同性格的人,只是各種性格強度搭配的不同。
金錢擁有價值的前提是人們的普遍公認,它和食物、衣服不同,沒有了人們的普遍公認,它就毫無價值。
由於熟悉,一切都在我們眼中變得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