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4(第1/2 頁)
日子,大魚節是‘海大王’降臨的日子,這倆哪裡一樣?你在廟會上亂說話,讓誰聽去了,可是要得罪海大王的——那個小夥,你就當沒聽見,千萬別信,記住咯,大魚節比冬節重要得多!”
貫山屏雖已在東埠居住多年,但對本地民俗不甚瞭解,這次以前也從沒來過冬節廟會,攤主口中的這套老講更是頭一回聽說,“海大王?是像媽祖那樣,在東埠這邊受信仰的海神嗎?”
“噫,海大王就是海大王,東埠只有海大王!後生啊,你可小心點兒吧,隨便就把海大王和別地方的神放一起講,‘海民’的詛咒會落到你頭上!”
見眼下甜點攤沒有其他客人,這位有些多事的老者便得空當起了義務宣講員,給面前這兩個外地人介紹起了大魚節與“海大王”的由來,話裡話外毫不掩飾自己身為東埠人的驕傲自豪,與對那位海神的敬重崇拜:
久遠之前,具體不知是哪個朝代,東埠還未發展成商賈雲集的北方都會,只是一個靠海吃飯的小漁村。海邊的鹽鹼地上草都難長,東埠人就指著用海產與其他村子交換糧食,而到了作物青黃不接、其他村子也沒有多餘屯糧的季節,捕獲的海魚便成了全村度過寒冬的唯一希望——今天所說的“冬節”,其實就是當初漁民們集體出海遠行打魚的日子。
然而有一年,天公震怒怪象環生,寒風吹颳了整個秋冬,到冬節這天時,漁港附近結滿了海冰,小船根本無法出航。漁民們別無他法,只能等著海面開化,可一連幾日過去,海冰不僅未見融化,甚至越結越厚,最後如一層巖殼覆於整片海面之上,徹底斷了東埠人的活路。存糧已然見底,海冰日益堅固,眼看著村子就要撐不過這個寒冬,於是在封海的第五天,絕望的東埠人在村中智翁的帶領下,來到海邊焚香祭禮,獻上最後的糧食與牲口,數百人齊齊磕頭,呼求老天放自己一條生路。
許是他們的虔誠感動了上蒼,也或許是他們舉行的儀式召來了奇蹟,是夜,星宿歸位,月明如晝,餓得頭昏眼花的東埠人抬頭仰望夜空,驚見一尾廣碩如山嶺的大魚自滿天繁星降下,巨大的身軀生生砸開了海面厚實的堅冰;大魚沉落入海時,更是掀起了滔天巨浪,連帶著將無數魚蝦趕至岸上。於是,不僅漁民得以出海,餘下的東埠人也靠著撿拾的海產熬到了他們滿載返航的日期,全村由是得救,平安度過了那年寒冬。
而大魚的恩典還遠不止於此。之後百年,每到這一天,總會有多隻體表泛灰、形近水母的怪奇生物浮出海面,自稱是大魚的信徒與眷屬,用金銀交換村人豢養的牲口禽畜,東埠因此日漸富庶。為了感念大魚的恩情,東埠人遂尊大魚為“海大王”,敬它的眷屬為“海民”,修建起“大魚廟”一同供奉香火;海大王降臨與日後海民登岸的這一天,也被東埠人定作“大魚節”,每年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投錢帛禽畜入海,引萬魚浮浪吞食,稱為“過大魚”。
這一傳統一直持續到萬噸巨輪駛進東埠港的那天才不得不停止,取而代之的即是市集廟會活動,以大魚廟為中心形成的這條“巨鯤街”,也奇蹟般地完整保留到了建國之後。時至今日,冬節廟會仍是東埠最重要的節慶活動,其盛大程度,甚至超過除夕春晚與元宵燈會。
“海民來的時候,跟我們老祖宗立了規矩,打那時候起東埠人出海就只准拜海大王。而到了冬節這幾天,互相道喜的時候,也不能講別的,只能說‘大魚來嘍’。”
講完大魚節與海大王的來歷之後,甜點攤主還特意叮囑了兩人這麼一句,“切記,待會兒廟會開幕後,你們千萬不要說‘恭喜發財’之類的話,不僅露怯,還很不吉利吶。”
“謝謝您提醒。”
王久武聽罷一笑,只當是聽了個精彩的民俗故事。
貫山屏則聽得津津有味,似乎還想接著問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