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5 頁)
之言,實在是民眾新舊對比的由衷感慨。與日後的文山會海也毫無瓜葛。
時在1978年12月18日,中國共產黨召開了舉世聞名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向世界宣佈改革開放。從此,全國上下層層開會傳達貫徹。一時間,改革開放,好像就是以開不開會為衡量的標誌。
1983年11月23日晚,###金陵市金東縣委九名常委一個不落地坐在一起,又在開會了。縣委書記朱有才,副書記兼縣長萬慶彪,專職副書記丁山光,還有紀委書記黃清,組織部長鄭樂懷,宣傳部長張琪……列席的有工交黨委書記王長江,工業局長錢仁德,還有金東縣縣委辦主任劉道宏,政府辦主任潘家宣。
“各位,今晚將大家找來,主要是討論金陵金箔廠領導班子的事,特別是一把手,至今定不下來,許多重大重要的事都壓在那兒,已經到了不能再拖的地步。”縣委書記朱有才開門見山點出會議主題,單刀直入:“今晚無論如何也要定下來!希望各位充分發表意見,積極舉薦人選。”
沉默,長時間的沉默。
研究人事,這是常委們最熱心的話題,也是權力和身份的象徵。可這金陵金箔廠的班子,原不屬於常委們討論的範疇,因為它只是工業局所屬的一個集體小廠。在那個年代,企業的級別與政府系列是平行的,分什麼地市級、縣團級、營鎮級,小小的金陵金箔廠無論怎麼死拉硬套,也只能算個連級單位。縣委、縣政府屬縣團級,只管到營級企業。營級以下的企業由各主管局管轄。所以,今天這個議題,多數常委沒有思想準備。
會議室裡煙霧繚繞,靜寂無聲。
“這個廠原先的書記和廠長呢?”終於有人打破了沉默。
“金箔廠困難重重,他們迴天無力,已經調出了!”工業局錢仁德局長悻悻地說。
“我就不信,全縣70多萬人,就找不到一個能人去接這個攤子!”副書記丁山光質疑。
工交黨委書記王長江一臉無奈:“我應當如實向各位領導報告,目前這個金箔廠是我們金東縣工業系統最差、最落後的廠,也是問題最多的企業。年產值只有170多萬,固定資產只有30多萬,虧損卻高達近200萬元,已成了一匹道道地地的死馬!我們前後調換了十二任領導,都先後敗下陣來。現在只要找到哪位幹部,一說將他調金箔廠任職,人人都筋酥腿軟打退堂鼓,找各種理由推辭。”
會議之前,朱書記曾責成工交黨委、工業局、縣委組織部盡力物色幾名候選人,以供縣委常委選定。誰知,他們共同工作的結果,卻令書記吃了一驚:無人肯去!也沒有合適的人可去!
書記探詢的眼光掃視到哪個,哪個便惶惶地低下頭。紀委書記黃清見大家這個狀況,索性說:“我看還是書記和縣長商量商量,直接定算了!我們保證沒意見!”
皮球居然踢到了書記、縣長面前!
會場再次陷入無語的尷尬。
在座的都知道,金陵金箔廠屬於特殊行業。廠子雖小,產值也不高,可是名氣卻很大。因為他們專門生產真金箔,是真正與黃金打交道的人!這個行業的從業人數,全國加起來還不到一千人,比國家的院士還少。金箔廠的藝人們,個個身懷絕技。他們將銀行國庫裡取出來的黃金塊子拿回來,經過化條、拍葉、開啟子、炕炕、做捻子、打了細、出具、切箔等十二道工序,竟能錘打成一張張十公分見方的薄如蟬翼、輕如鴻毛的金箔。一克黃金可錘打24K金箔半個平方米,錘18K金箔一個多平方米,照此算來,一兩黃金可覆蓋一畝二分地!說到金箔的用途,那就多了。各種古老和現代的高階建築都離不開它,比如寺廟佛像貼金,高階工藝品和傢俱瓷器的貼金,高階中成藥的配方和裹金,金銀線織物原料,都需要金箔。天下聞名的金陵雲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