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部分(第4/5 頁)
”的心理暗示。這時候的帝君其實更像是現代居委會的大媽,誰家有個頭疼腦熱了,趕緊前去安撫一下;若是誰和誰又打起來了,帝君便必須拿出讓兩方都能認可的方案出來,不然人家便對你心懷怨懟,自然也就反對你了。
所以帝辛見到伊家族長之後,當即便明白了事情的始末。只是這伊家向來自持百年輔佐帝君,行事從來也沒有顧忌。也有不少冤枉他人的事情。帝辛本人有些獨斷專行。卻希望別人個個都是聽話的人。這個伊家到處惹是生非,他心裡是不喜的。
且外面常有的五公子聯盟之語,也讓他有些反感五公子背後的五族聯盟……
再加上這次伊家族長提出的要求是全城搜尋,全城查證殺死伊春父親的人。這無疑又要牽扯到其他奴隸主。到時候誰知道又會鬧出什麼事情出來?還不如大事化小。讓事情隨時間淡化。
於是帝辛安慰了一下伊家族長。便決定再次東征,將這事放任不管,免得引出更大的波瀾。
這也是帝辛的無奈之舉。
畢竟殷商已傳承幾十代。幾百年的時間裡,初期要遭受帶神教的挾制,傳承也是以實力最尊,自然內亂頻繁!一直到帝祖乙時期,更是連續六代都是傳位於弟。
好在後來盤庚遷都殷後,全力發展農桑為殷商奠定了民心。這才有了後來武丁兼併神教,製作母戊鼎決心要父位傳子,以神教之力全力支援此措施,預防內部動亂,這才又興盛了殷商。
只是傳位於子雖然預防了內部動亂,做到了即位時不族人相殘。可卻必須要這位身兼神教、帝君雙職的統治者長袖善舞,能力超凡!外能帶領奴隸主們征戰四方,內能平衡各方關係,維持朝政,保證殷商幾百年基業不衰……
可並未每個人都是武丁這種能人,如武丁之孫祖甲便大肆改革宗教禮法,引起了新舊派之爭,導致了殷商一度衰敗。後來雖然勉強維持了下來,可到底失了不少奴隸主的敬畏之心,給後世帶來的無限麻煩。而之後的幾代帝君皆無力做到事事完美,神教、外敵、內部奴隸主這三方關係,總是有一方無法安撫到位。
到了帝辛這時,神教內部已經分化兩派,他已喪失了一半管理權。
而國內又遭到了比干、箕子及微子等親人反抗,引起了各奴隸主的觀望態度,安撫更難。
所以帝辛只得轉移內部矛盾,全力征戰東夷,以外敵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維持平衡。
畢竟無論是神教、外敵還是內部奴隸主這三方中的哪一方需要帝辛出手,帝辛最有把握的還是外敵。他天生神力,本就喜好弓箭之事,兼之在戰場上揮灑熱血遠比如婦人般在宮殿嚼舌根更顯男子氣概,所以帝辛喜好征戰而不喜應付諸奴隸主之間的矛盾也就可以理解了。
帝辛再次征戰東夷的訊息傳來,整個親衛軍都沸騰了!
這段時間文博和秦晴自然也知道伊春父親被殺一事鬧得各大奴隸主極為不滿,帝辛疲於應付的八卦傳言。只是沒想到最後帝辛竟然沒有查證這件事,而是再徵東夷!
若是帝辛長期如此忽視各大奴隸主的訴求,想必沒多久便會再無人支援他了吧……
難道這就是帝辛最後被周王打敗,他竟**死於鹿臺的原因嗎?
這段時間秦晴也去探聽了不少資訊,話說現在的妲己不過五六歲而已,若說妲己能從現在開始就魅惑帝辛導致殷商衰敗,只怕也太看得起這個小女娃兒了!
所以其實帝辛的**,並非是因為他罪大惡極,不過是因為他雖然戰力超群,但卻無力應付各大奴隸主之間的矛盾,特別是箕子、比干、微子等至親之人的奪權之心嗎?
從現實層面來說,這應該才是事實。
不過不管帝辛最後的結局如何,現在他決定東征無疑讓文博和秦晴開心,因為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