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現狀(第1/2 頁)
閻蒼也不知道二人的對話,此刻他已經帶著護衛們返回了南軍軍營。
白衍上位之後,不僅僅是減輕了百姓的糧稅負擔,同時也在減少徭役和士兵數量。
這幾年雖然秦國的人口在緩慢上升,尤其是待‘輸籍定祥’之後,人口會迎來一個爆發。
但是因為現在戰略轉向和平安定,那麼暫時裁撤一部分軍隊是必要的事情。
尤其是‘世兵制’這個對軍隊利好的政策出現之後,目前秦國近四十萬軍隊,已經過於臃腫了。
趙國早在‘散關之戰’結束之後,就將國內的軍隊裁撤了兩萬人,將這被裁撤計程車兵轉為屯田軍團,主要負責戰後的農業恢復。
雖然還算半個士兵,但是所做的工作,和所領的餉銀都不會有正常計程車兵高。
而這些士兵們錢拿少了不會反抗嗎?並不是。
每一次國家進入和平時代,都會裁撤一部分軍隊。
而在這些人的選擇上,會選定年紀大,有傷病,或者說已經沒有戰鬥意志存在計程車兵。
兵營的生活是枯燥乏味的,很多人在戰爭時期一腔熱血保衛國家,但是在進入和平之後,熱血消退了,自然也開始出現對穩定的嚮往。
這也是秦國在軍中推行‘武試’的原因之一,一是為了精簡士卒,選出更有天賦的那一些,以此來節省國家支出,增加軍隊戰力;
二就是給這些厭倦戰爭計程車卒回鄉的機會,以免他們的想法影響到整個軍隊。
為什麼自古以來一支強大的軍隊總是曇花一現?
除了戰死在沙場上的精銳,還有很多士卒產生了厭戰的心理,導致整個軍隊戰鬥意志在下降,自然不可能百戰百勝。
秦國自休養生息的幾年來,人口一直在緩慢增長,然而士兵數量卻並沒有增加多少。
新帝登位之前,整個秦國因為戰爭,還有就是退役一事,士兵數量已經下降到了三十二萬人。
在‘世兵制’提出後,雖然經過‘武試選舉’,但是再次恢復到了江州之戰時期的三十五萬人。
這其中除了‘世兵制’帶給參軍士兵的福利之外,還有更大的就是秦國在一點點變強。
雖然不多,但是無論國土面積,政治,經濟等各個方面都在一點點變強。
而與秦國相反的晉國呢?
韋如死後,雖然新的晉帝韋興抓住機會收回了一部分中央的權力,還有韋如死之前替他收回了方州的軍政大權。
但是接連數次對秦對趙的戰爭之中,晉國都是大敗,折損兵馬近十五萬數。
即使韋興不顧大臣勸阻,再次強制在全國募兵,但是晉國因為這幾年的戰敗,實力受到了極大的損耗,還是不可避免地動搖了晉國的根本。
秦州大亂的時期,晉國朝廷根本無力調動中央軍隊前來平叛。
幸好此時的秦趙兩國都因為內鬥而無暇顧及,否則秦州甚至有整個丟失的風險。
新任的秦州代都督孟徽雖然平定了秦州的內亂,但是在此次內亂之後,秦州還是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尤其是隨著原秦州都督孟和離世,其子孟贊南下投秦,這讓秦州的軍隊再不復以往的興氣。
即使在孟徽上任之後百般安撫,也難再復原樣。
再加上閻蒼數次北伐,已經打斷了這些秦州精銳的脊樑。
隨著大量的新兵加入,整個秦州軍團的實力開始大幅度下滑,終是跌出了天下一線的行列。
若是此刻閻蒼在永州邊境,說不定要上奏永州都督常喻,再搞秦州一次。
但是就算出兵,也只會是小打小鬧。
想要再次北伐,就不得不考慮秦州的地理因素。
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