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名聲大震(第2/2 頁)
他更強的存在。
其實王邯有一點沒說,那就是在常喻納降晉軍的時候,做得有些太過於粗糙。
為了快速收攏降兵,他殺了不少底層新兵,只接受軍官和有過戰場經驗計程車兵投降。若是不這樣做,恐怕俘虜的晉軍士兵數量會再增加不少。
這是戰報之中沒有寫出來的。當然王邯沒有身處戰場,他也無法斷定常喻的做法就一定是錯的。或許在當時那個情況,這種處理辦法更好。
他們不知道的是在晉軍大規模投降之後不久,這些新兵就爆發了一次動亂,有一部分在秦州招募的晉軍並不能接受投降秦國的做法。
為此常喻只能以殺來震懾他們,有超過一萬的晉軍參與了這次暴亂,常喻沒有絲毫手軟,將這一萬人全部殺死,現場血流成河,屍體堆成了一座小山,也因此,投降的晉軍部隊再也不敢作亂。
“元珣能夠守住皮氏關嗎?晉國受此大敗,雖然秦州守備力量大減,但是晉帝韋興連年徵兵,恐怕開春之時來的不僅是秦州晉軍。”
在歡呼之後,一個重要的問題出現在他們面前。
守住皮氏關,才有後面更大的戰績,要知道五縣的軍民數量不會低於二十萬,如果能得到這些有生力量,那麼今後永州完全有單獨抵抗晉軍,或者出兵攻打秦州的能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白衍已經在暢想秦國的未來,只要能夠守住皮氏關,那麼未來整個天下的局勢將徹底‘攻守易型’。
“殿下應該相信他,閻元珣比我們想象得要成長得更快。”王邯的眼神有些深邃,他自認有識人之明,但是在閻蒼這個人的身上還是看走了眼。
一開始他認為閻蒼至少能成長為一名合格的萬人將,結果閻蒼兩次北伐之後,手中統帥計程車兵數量已經超過了萬人。
他認為閻蒼會成長為像是常喻一樣的帝國柱石,結果他發明曲轅犁,推行科舉制,讓長平縣在短短兩年之間擴建兩次,展現出了不僅僅侷限於軍事方面的才能。
他現在有些不敢再對閻蒼下定論,因為每一次閻蒼都會打破自己對他的認知。
但是現在他可以確定的一點就是,閻蒼未來絕對會成長為一個厲害的人物,或許他現在就已經是了,起碼在戰場上的能力已經超過了秦國絕大部分的官員。
‘只是這樣的人,殿下未來能夠壓制住他嗎?’
王邯將目光看向白衍,這位殿下自小在先帝的膝下長大,不僅是文治,武功也是不錯的。但是因為疾病,就像是他的父親當今的陛下一樣,身子骨要比正常的成年男子要更脆弱。
或者說因為要操心的事情太多,白衍要比同年齡時期的白弭身體更加不堪。但是沒有時間停下來讓這位太子好好修養身體,秦國復興的重擔註定由這位太子來承擔。
:()北伐就在今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