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第2/4 頁)
*的一個重要表現;也是必然的現象。與其消極地控制社會利益組織和協會的產生與發展;不如積極主動地引導其發展方向;使它們為政府服務。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中國公民社會:現在與未來(4)
相應地;協會的建立也是新團體和團體利益存在的表現;到目前為止;國家在其制度結構中還沒能介入或者說透過這個結構延伸到這些團體及其利益上。在所有社會中;政府都試圖將這些團體及其利益統一起來;以保證一種“和諧”的發展。在西方國家;這種統一被稱為“社團主義”。西方社會中的“社團主義”概念涉及到自治的社會協會參與國家政治。而在中國;更多地是談論“包含”;談論把現存的協會或者社團納入社會政治討論中;以便國家能控制這些組織;或者這些組織能按照國家的意願行事;禁止那些獨立於國家而行動的平行協會的產生。這種社團主義被稱為國家社團主義。因此;目標導向的和諧——追求國家的發展目標和國家利益——就處於中心地位;顯得特別重要。在東亞;這種社團結構——它在政治文化中已經有了歷史的規模——在各自的發展程序中得以完成或者加強(日本、韓國、朝鮮、中國)。這種包含的程度隨著改革的發展而增長;這意味著;政黨之外的大量個人、社團和組織參與到協商和決策程序中的程度。在社會分化不斷增加的條件下;例如社會分化隨改革和開放政策產生;政治精英必須把外部的組織和力量納入討論和決策的程序中;以阻止片面的決策;或者防止政府與社會脫離。這種包含導致獨立於黨派的協會作用的增強;但不意味著直接的政治轉變;它產生如下影響:政治光譜分化;與官方領域相對的社會領域空間擴大;政治的多樣性增加;等等。這種包含在以國家和黨派為一方、以社會組織為另一方之間發生相互作用。國家和黨派所關心的是把這些組織納入政治程序;以便提高社會內部的贊同度和支援度。這種納入和統一的行為導致這些組織能夠透過不同的聯絡結構和聯絡網路對政黨和國家的政策產生影響。
中國和歐洲公民社會的歷史背景與政治文化也存在差異。不僅在歐洲;中國也有社會自我組織的傳統;這是公民社會程序發展的重要前提。由此我們可以想到幫會、行會、宗教秘密會社、同鄉會、寺院社會、家庭氏族或者秘密社會等。從歷史上看;這些組織在中國也是國家和社會之間的調解人。這種社團部分重新成立;並作為利益組織發揮了重要作用;它們能夠在國家和社會之間進行調解。與西方相比;中國的社團自然更多地受國家的控制;而且這種傳統也延伸到現在。正因為這樣;中國的社會、協會和非政府組織在公民社會程序中的作用與歐洲明顯不同。在評價中國和歐洲之間的差異時;必須考慮這種政治文化上的不同。
同時,即使在歐洲;這種公民社會也不簡單地是資本主義、城市化、社會動員或者經濟發展的產物。它首先依賴於國家:國家反對或者支援它;促進或者禁止它;等等;而且國家一直試圖透過社團將它統一起來。從中國來看;透過依賴於國家的組織和社團能夠發展出促進社會和政治發展的公民社會組織。其實;在談論西方和中國公民社會的不同時;西方國家對公民社會的概念也存在著不同的觀點。比如自由主義首先考慮的是個體、公民權力和社會寬容;而社團主義者則把相對於個體的集體和社會放在優先的地位。個體對公共福利負有責任;民眾的團結比公民權力更重要;同時公民對社會和公共福利也要承擔責任。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中國公民社會:現在與未來(5)
改革開放對中國公民社會的影響
公民社會最早興起於歐洲;它的產生和發展需要具備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與西方一樣;中國的公民社會也是社會歷史發展的產物。公民社會程序的第一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