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部分(第3/4 頁)
一年三熟。農夫為了不那麼辛苦在政府的領導下,開始逐步的將三季稻變成雙季稻,以改進稻米的口感。提高銷售價格?說這裡的農夫為了提高豬仔的成活率,不惜給產後的母豬供應大量的魚湯,來為母豬增強營養?還是說這最早開發的土地諸多農夫為了能夠開闢更多的土地,不惜分家單過,然後僱傭了大批的土人勞工來耕種土地?
亦或是說說這裡的道路坦蕩如砥?食物種類之豐富,物價之低廉,令他這個來自魚米之鄉富庶之地的人都有些驚訝,覺得自己儼然就是一個鄉下人進城。
但是,想了想,徐弘祖還是覺得兩件事給他的衝擊最大。
一件是這裡的稅收制度。簡直是令人髮指的橫徵暴斂!對於單純種田的農夫而言稅收是低微的,而且官府對於糧油作物的收購還採取保護價收購,給予工業券補助的形式對農民進行貼補。但是,只要農民將自家出產的作物、肉類、油料出售到市場,立刻便要有各種稅收上門。
營業稅、所得稅,如果那些規模較大的養殖場還要按照規模收取更多的稅賦,叫做階梯稅制。更是奇怪的是,面對著這樣的稅收,農戶們和城鎮內的商人仕紳們卻是甘之如飴。
“嫌什麼,連王府裡的大將軍都得繳稅!而且,按照大人自己定的稅率,他的稅金比南中哪個人繳的都多!”
從最高統治者,到街頭擺攤的小販,都要繳納錢糧賦稅,這樣的事情,令來自江陰的徐弘祖只能是搖搖頭,歎為觀止。這在抗稅風潮不斷的江南富庶之地是不可能發生的。
不過,像什麼人頭稅這種稅則是沒有的。這裡的稅收是按照你的財產和收入情況收取的,比如李大將軍,他的財產和收入多,那麼,不好意思,你要交的稅也就多。甚至到了每年的收入有一半要繳納稅款的地步。
“這也許就是南中的道路、橋樑、驛站、車馬兵士的來路吧?”
在自己的筆記上記錄下這件令自己印象極其深刻的制度和與之並行的社會現象,順便寫下了這種稅收制度帶來的結果,徐弘祖滿意的點點頭。
不過,第二件事,卻令他有些擔憂。
那就是這座小鎮上時時響起的紡紗、織布之聲。從凌晨到深夜,整個鎮子全天十二個時辰,幾乎有**個時辰都被這種聲音籠罩著。
這聲音讓徐弘祖聽得心驚肉跳。
他也曾經同家中開設織布場的幾位同鄉攀談過,須知這紡紗織布之事,最重經驗,同樣的棉花在熟手手中、在好手手中、在高手手中,織出來的布匹是絕對不同的成色。這紡紗織布之事,對於技藝要求之高可想而知。
但是,在這裡,徐弘祖似乎只看到了一些剛剛接觸紡紗織布技藝不久之人,以江南的標準,勉強算是熟手,未曾見到許多所謂的好手和高手。
一個可怕的念頭在他腦海中湧現出來,“若是簡單的熟手都可以織造出如此精美的布匹,靠的是什麼?若是紡織機械之功,若是南中大舉向江南湖廣、直隸山東陝西宣大遼東等處銷售,我江南依靠紡紗織布為生之人又當如何?”
推開門,徐弘祖走到院子裡,夜空高處幾點星光伴著一輪冷月,遠處的房舍之中隱約傳來陣陣機杼之聲,這聲音聽得他心驚肉跳。如同陣陣金戈鐵馬。
“想不到李將軍不但戰場上殺伐厲害,這財賦稅收民生之道同樣厲害!”
不過,徐弘祖想不到的是此刻,他心中那位無比厲害的李將軍,李守漢,正在河靜臉色鐵青的聽取著各部門關於火藥廠爆炸事故的彙報。
多年來,火藥廠靠著廁所老土提純硝酸鉀、硝化田提供硝酸鉀,玉米秸稈炭化後代替柳木炭,日本的硫磺等極為低廉的原料製造大批的火藥,來滿足軍隊與民間的火藥需要。所不同的只是一些效能指標罷了。
為了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