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本質(第1/2 頁)
“……既然組成你身體的物質都可以是波,那控制你身體的意識為何就不能是‘波’呢?” 黑衣男子的話讓閻淼不知如何回答,是的沒錯,據伯勞所說,在人類社會中,關於意識是一種波或者其他東西的猜測並不罕見,如果要列舉的話可能有幾十種甚至更多的解釋,但它們的背後都經不起多麼嚴密的推敲。 就比如伯勞曾經給他舉了一個例子,有一種關於意識的解釋認為,意識是依附於物質而生的,沒有了物質作為載體,意識就會消散。 這固然沒有錯,但是在這個解釋提出來的那個年代,卻是被找到了無數的漏洞,比如,一個活的生物在它生前與死後的瞬間,組成它大腦的物質不會有什麼變化,但是它死的一瞬間卻沒有了意識——物質還在,但意識沒了。 當時閻淼對這種說法深信不疑,但當伯勞又列舉出幾種解釋時,他發現自己又很相信後來者——它們都很對,但又都不對。 “……意識存在於人的神經網路中,而不是某個單獨的腦組織裡;透過耗費人體的能量而完成一系列複雜的動作——如果一個人的大腦裡真的有那麼一個部分寄存著意識,那麼那個生物就不再是人了。” 這是在他臨行前,伯勞給他說的一句話。 閻淼不能理解,把自己的想法講了出來:“……當時,老師就是這樣說的,在我看來,如果意識不能脫離本身的物質而存在,那麼所謂的意識力量,也就不應該被稱作意識力量; 如果意識可以脫離物質而存在,那麼必然有著一個可以讓它依附的東西,這個東西,應該就是你說的那個‘特定的場’,或者說‘意識波’的產生,是那個‘場’的振動所致。” 黑衣男子微微點頭,說道:“嗯,不錯,你可以這麼理解。宇宙間生靈何止億萬,有著高等智慧的生命數不勝數,就像你剛才說的那個早就被你們這個世界的人類發現的‘希格斯場’,產生意識的場覆蓋著整個宇宙,它凌駕於一切之上,是萬物萬靈最終的歸宿。 當一個生命開始在胎中孕育,‘場’便在生命誕生的那個點產生一個新的波動,成就了那個生靈的意識;當一個生命走向消亡,他的意識會歸於平靜,就像入水的石子激起的水紋那樣平復下去……這個過程意志在持續,從未被間斷,也不可能被間斷。” 閻淼愣住,這樣的說法他還是第一次聽說,不過聽上去還是比較令人信服的,他思考著,突然想到一個問題,當下問道: “如果你的說法正確,那麼意識力量是不是就可以看作是透過自身的意識而“反震動”那個“場”,從而控制自己想控制的東西,而在冥想空間裡建立那所謂的聯絡,其實就是尋找被控制物件在‘場’中的位置?” 閻淼覺得自己說的完全沒有問題,誰知那黑衣男子聽了反而哈哈一笑,說道: “想要反震動‘場’?現在的你還遠遠做不到。”說完,他伸手在兩人之間構建出一個模型。 這個模型是一張一尺見方的網格,其中有一百個小格子。網格中央,有一個一寸高的小人,將網格壓下去一個圓潤的凹點;網格上小人的上方有一層半透明的薄膜卻是凸出來一個點。 “這是什麼?” “這是我在簡單地模擬你在現實空間與‘場’中存在時它們二者的形態,”黑衣人指著兩層膜之間的小人,說道: “在現實世界中,任何有質量的物體都會扭曲它周圍的空間,人體也一樣,即使這種扭曲的程度和沒有一樣。而在產生意識的‘場’中,也是同樣的情況。只不過這個‘場’並不是被扭曲,而是它自主振動所產生的類似於扭曲的凸起。” “哦~原來是這個樣子……”閻淼看著眼前的模型陷入沉思,漸漸地想通了很多事情。 “而當你使用意識力量搬運物體時,它們就會發生這樣的變化——”黑衣男子說著,控制著模型改變了形狀。 半透明的薄膜上,那個凸起的位置頂端開始慢慢向下凹,最後大約下降到整個凸起的百分之一位置。 黑衣人暫停下來,解釋道:“這是你開始要構築被控物件的聯絡時,‘場’所產生的大致變化。” 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