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卡車製成(第2/2 頁)
以派上用場。
第二天清晨,王澤站地下三層空曠的場地上,目光緊緊盯著眼前停放著的兩輛卡車。
這兩輛卡車的外形設計非常獨特,它們線條硬朗、稜角分明,車身被塗上了鮮豔的森林迷彩圖案。
這樣的外觀使得它們在這個時代的眾多裝備中獨樹一幟。
經過深思熟慮,王澤最終放棄了使用半履帶作為蒸汽卡車的行進方式。
畢竟,無論道路條件如何惡劣,這車輛所行駛的地方總歸還是有道路可走的。
而採用輪式結構已經足夠滿足需求,並且製造維護成本相對半履帶車會低很多。
車頭部分那寬闊巨大的蒸汽動力機成為整輛車的視覺焦點,它宛如一條胖乎乎的魚頭,給人一種憨厚可愛的感覺。
走進駕駛室,可以發現內部空間相當寬敞,足以容納駕駛員舒適地操作。
然而,與傳統駕駛室不同的是,一旁原本設定副駕駛座位的區域卻直接與燃料室相連通。這裡必須安排一名專人負責新增燃料,以確保車輛正常執行。
駕駛室後方緊接著便是燃料放置區域,一道堅固的柵欄將其與駕駛艙隔開,有效避免了在緊急制動或其他突發情況下可能對車內人員造成的傷害。
再往後看去,便是常規的卡車車斗部分。車斗長達六米,但並沒有配備液壓卸貨裝置。
這主要是因為工廠目前尚不具備製造這類大型液壓裝置的能力。
在現階段,首要目標是確保車輛能夠正常使用,至於更便捷的設計,則留待後續改進版本中實現吧。
另一輛車看上去就非常個性!它的前端採用了輪式車頭設計,而後部則配備了履帶式車體。
王澤特別細心地在車頭上方預留出了可供安裝機槍的位置。
與之前那輛蒸汽動力車相比,這輛車的車斗稍顯小巧,僅有 4 米長,但加上車頭總共也不過 6 米左右。
如此精巧的佈局使得半履帶車能夠適應各種複雜地形,無論是山地還是水域皆能暢行無阻。
強大的柴油機賦予了卡車極高的扭矩,即使面對艱難險阻如跋山涉水般的路況,它依然遊刃有餘。
毫無疑問,這款車必將極大程度地改善入朝作戰時所面臨的諸多後勤難題。
最起碼,期望能讓前線的戰士們不再原本那樣,後期每次發動大規模戰役後都不得不停下來等待後方物資緩慢送達,方能繼續前進。
緊接著,王澤操控著身旁的紙張和墨水瓶開始繪製設計圖。
由於這次需要繪製兩張車輛的圖紙,工作量著實不小。
值得慶幸的是,兩輛車之間存在許多通用配件,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圖紙的數量。
即便擁有超能力輔助,王澤仍耗費了數個小時方才完成這厚厚一摞共計兩份的設計圖紙。
光是看著這些堆積的圖紙厚度,他心裡便清楚,短期內恐怕是無法將其帶出了。
然而時至今日,已然臨近 1949 年,實在不宜再繼續拖延下去了,必須確保廠房和裝置儘早落實到位才行。
畢竟一旦耽擱太久,在戰爭之前也生產不了多少了。
儘管當前國內許多地方道路狀況不佳,有些地區甚至無路可通,這種車輛依然能夠派上用場。
不過王澤還是希望這半履帶卡車能行駛在戰場之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