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卡苾超重型機械研究報告(第7/11 頁)
人
河靈是一類小型通用載具,在艦隊中被廣泛運用,主要用於探索、運輸、艦隊輔助等,在對抗列伯的時期也有一部分被改造為炮艇。現存數量超過2000艘,大部分為艦隊所有,也可私人購買。河靈採用模組化設計,根據用途可安裝或拆卸不同元件,故每一艘河靈的外觀都不盡相同。
河靈對卡苾人建設風暴環區航線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後續研製的其他型號的小型艦船也沿用河靈的名字,例如河靈2型或河靈3型,所有質量在1200噸以下的艦船都被統稱為河靈型。
戰列艦b-167
基金會代號“風琴”
風琴基礎資料
研發時間 風暴紀第36迴圈約45%-89%
所屬陣營 卡維爾城
建造數量 6艘
全長 440米
最大速度 500-1200公里每小時
成員數量 160人
風琴是卡維爾城為應對列伯加的威脅而專門建造的武器平臺,也是自蒸汽風暴戰爭後卡苾製造的第一種戰爭武器。
風琴共建7艘,搭載3門1200毫米口徑火炮,由於缺乏武器研發經驗,該型號火炮是在裡沃尼戈主炮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精度與可靠性都不甚理想,炮彈初速僅740m\/s,戰鬥部為120千克高濃度礦用炸藥,炮管極限壽命約30發。
在整個戰爭期間,風琴的主要任務是利用火力吸引列伯加的注意並將其引出航線,保證其他艦船的安全。作為卡苾艦隊第一種戰鬥艦艇,風琴遠未達到設計指標,但發揮的作用不可替代。
湖心島行動結束後,除保留一艘被改造為微風外,剩餘6艘全部拆毀,相關設計檔案也一併銷燬。在永久和平條約面前,風琴作為一件武器,顯赫功勞的光輝下仍然是揮之不去的歷史霧霾
列伯加
第35迴圈中,卡苾艦隊在風暴深處發現一長度在6公里左右的不明實體,主要由岩石組成,外形類似鯨類動物,首次接觸中該實體以1200公里的時速撞擊卡苾艦船,導致大量人員傷亡,在隨後一個迴圈時間中,該實體一直在主要航道上活動,會追逐並撞擊任何靠近其500公里的艦船,毫無武裝的卡苾艦隊只能壓縮航線,避免與其直接接觸。
該實體被命名為“列伯加”,意為“巨獸”。在長期觀察中,卡苾總結了列伯加的行動規律,列伯加的多數行動沒有目的性,附近沒有艦船時,它會在風暴中緩慢地隨機行動,當有艦船進入其範圍時,會以1.5馬赫的速度進行衝撞,直到艦船逃離範圍或撞毀。
除此之外,無法再獲取對列伯加的更多資訊。
戰列艦b-168
基金會代號“超級風琴”
超級風琴基礎資料
研發時間 風暴紀第48迴圈1%-29%
所屬陣營 卡維爾城
建造數量 1艘
全長 540米
最大速度 650公里每小時
成員數量 68人
超級風琴是一艘經過卡維爾城深度改造的風琴。在火力方面,卡維爾城將一臺研製時間超過15個迴圈,還尚未經過測試的電磁投射器原型代替了原本的火炮組,併為其配備一臺光學瞄準器。為了容納體積龐大的電池組,船體被延長25%,重新設計了動力系統彌補了額外質量帶來的阻力。
電磁投射器在全功率下能夠以1500m\/s的速度拋射3噸的質量,滿電狀態下能連續發射4次,由裝載發電機的河靈進行電力補充。
超級風琴是卡苾歷史上威力最大的武器,但仍然只能對列伯加造成有限的傷害,湖心島行動中超級風琴在短時間內對列伯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