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1/4 頁)
�猓��羌虻サ陌�捅崢梢願爬ǖ摹C扛齠琳哐壑械奈難�宋錚�幾怯卸琳弒救說撓〖恰�
所以,古典文學作品,改編成影視以後,不大容易獲得讀者認同的一個根本原因,就在於讀者自己腦海裡的人物形象,和銀幕螢幕上的編導所推出的人物形象,存在著差距的緣故。
呂布在歷史中是一個被否定的人物,然而在文學中,在讀者頭腦中,卻又並不是完全被否定的人物。這也許是文學的力量吧?在所有呂布戲中,那白鎧白袍的小生一出場,甚至成了後世無數觀眾心目中的英武瀟灑的明星。所以說,呂布是這部小說起首部分塑造得最為成功的形象之一。
為什麼呂布能得到讀者的這份寬宥呢?
第一,他驍勇善戰,幾乎無人能打敗他;第二,他和貂蟬,英雄美人,而且還是一個至死不渝的愛情至上主義者;第三,無論如何,是他殺掉了惡貫滿盈的董卓,為民除害;第四,轅門射戟,是呂布一生中的峰巔之作,救了劉備一命。包括他不殺劉備家小,包括他憐妻惜女,都說明他的性格的不是太壞的一面。
加之他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極易上當,陳登幾句話一說,主意就變了。甚至為曹操把他視作“飢則為用,飽則蕩去”的鷹犬,沾沾自喜。大概中國人害怕莫測高深,就比較喜歡這個單線條的呂布了。
《資治通鑑》卷六十二,記述了他轅門射戟的過程,這是正史,而非演義。由此可見他不是一個毫無心術的人,也會用計的。而此計之荒誕,很帶有呂布的性格色彩,以一箭而定和戰,曠古未聞,而此兒戲一般的主意,居然成功,說明呂布是有把握為劉備解除厄難的。但想不到劉備在白門樓上,“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一句話,卻斷送了呂布的命。
按老百姓的看法,劉備就很不夠意思的了。他臨死前目視劉備曰:“是兒最無信者!”“大耳兒,不記轅門射戟時耶?”這番斥責在讀者心裡,便把兩人的分量稱出來了。
其實,從去除眼前的勁敵看,借刀殺人,提醒曹操記取丁原、董卓的教訓,這句話夠毒的,也起到作用。但從長遠的戰略目標看,讓曹操養虎遺患,對劉備可能更有利些。可見這一時期的劉備,還不是十分地具有雄圖大略,遠見卓識。給呂布留一條命,將來倒黴麻煩的,必是曹而不是劉,何必勸曹殺呂呢?太短見了。看他後來叮囑關、張“勿犯曹公軍令”這句話,充分表現了他當時的甘心居下的心態。說明劉備固有知曹的一面,也有畏曹的一面,更有不敢與曹角力的一面。
同樣,那個陳宮也未免過於感情用事,因為捉放曹後,曹操殺了呂伯奢一家,說了那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名言,便對曹操恨之入骨,毫無圓通的可能。若是能夠從長計議,權且勸呂布獻城,難保曹操將來,不會成為董卓第二?因為對呂布來講,背叛主子不過舉手之勞,一點也不難的。如果那樣,漢末的爭霸局面,則未可預料了。
所以在讀者印象裡,呂布對於劉備,對於陳宮,並不太欠什麼的,但確實是這兩個人,一個在前,一個在後,把呂布送上了斷頭臺。因此,後世人對這位白衣白甲,手持方天畫戟的將軍,多一點同情,也就不奇怪了。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諸葛亮難辭蜀亡咎(1)
一個極其英明的政治家,也不可能不犯錯誤。諸葛亮在劉備死後主持蜀政,南征北戰,多有失誤,所以說,人無完人,金無足赤。這句話還是很有真理性的,偉人也難例外。
但是,要是能夠保持頭腦冷靜,思想清醒的話,那麼可以將錯誤的危害性減少到最低程度。如果摻雜進感情因素,明知其可為而不為之,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勢必帶來很壞的後果。
諸葛亮作為一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