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針和盒子(第2/3 頁)
一顆瓜,一碗鴿子湯。
水儲存在竹節裡,開口向上,在土地上插一排,基於空間利用,位於儲存空間的分割地帶。
做鴿子湯冷酷無情解決鴿子不是問題,已經是熟練工的連秋甚至積累了一堆粗粗洗過的小骨頭。
順便一提,角落裡那隻啃了不少大葉子的兔子連秋覺得可以宰了,不知道什麼時候聽說過兔子的腸子是直的?
反正給它做清理把連秋搞的很絕望。
要不然,餓一頓?明天就吃。
因為實在想喝點帶湯的,兔子的體型超出了唯一的煮湯工具——碗,得以見到新的一天。
定下明天食譜烤兔子的連秋正在煮湯。這是個很奢適的活動,以前是少肉,現在是製作過程太麻煩。
火堆中央要當上一塊石頭,足以把碗穩當的放在上面,裝上水和拔掉毛用硬木片劃開身體的鴿子。
接著就可以起火了。拿上角落的乾草,對著發白的灰燼輕吹,在火苗竄起的那一瞬間把乾草放上去。
不過這個過程要找準風向。
為了通風,做飯的時候門板是開啟的,如果正對著風,吹起來的感覺絕對讓人淚流滿面記憶深刻,別問她怎麼知道的。
乾草的高度要不斷調整,火苗不能竄到碗口之上,不然可能會湯上起火,鴿子肉搶救回來也變得漆黑,白白浪費食物。
為了吃一頓飯,要廢上兩個小時的準備功夫。
火焰成為山洞內主要的光亮來源時,連秋忽然想到曾經見到的灶臺。
上輩子,姑且算是上輩子,城市裡她因為江漠根本呆不下去,只能跑到鄉下,起碼有口吃的。雖然也遇到不少另一層面不是很開心的事情,她也見到了很多新東西。
比如鄉下的土灶臺。
她雖然不會做,但大致的結構也是知道的。
橘紅色的火光映著連秋的臉,無形的熱浪撲面而來。
如果把這塊火堆改成灶臺呢?
越想越覺得合適。
起碼做飯的時候不用時刻注意火勢,也不用擔心火跑出來,睡覺的時候燒了山洞。
連秋記下一筆,默默盤算。
要做灶臺,其實也不是很困難,主要就是用石頭把鍋固定住。
拿兩塊差不多大小的矩形石塊,把碗卡在中間,火從碗下的空隙燒。
這就是它的雛形,而到了鄉間土灶那樣,需要更多的石頭,需要更大的鍋,也需要一種特殊的粘合劑,現代用的是水泥,古代用的好像是糯米漿。
糯米漿連秋是沒有的,她連小麥大米的影子都沒見到,白米飯和饅頭已經在記憶裡昇華成絕頂的美味。
水泥就比較耳熟能詳,連湖的基礎設施建設在時代浪潮下自然不會落後。
只要見到黃沙堆,灰色的小石頭堆就知道附近一定有新的大樓正在建。
還有就是穿越女的老三樣,玻璃肥皂和水泥,化學老師曾經就拿著這個來調侃過。
再就是詩人于謙《石灰吟》的“千錘萬鑿出深山”(注1)好像和它有點聯絡,語文古詩文必背選手。
老實說穿越劇穿越小說風行的時候,誰都能說上幾句,就像水泥,都知道是穿越者的金手指。
然而,連秋看小說也只是圖一個爽。
小說裡只給個名字,可不會詳細把配方寫出來,化學課上又是一堆分子式,誰知道實物是怎麼樣的。
連秋也就記得裡面有石灰石,再想想《石灰吟》,石頭開採後“烈火焚燒”(注2),應該就是錘成粉再煅燒。
石頭的樣子,有很大可能是路邊建築工地那種石頭堆的小石頭,她也只能分辨出這一種了。
遇到困難的連秋只能決定之後見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