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1/5 頁)
“仿品?你有什麼依據嗎?”鄭老闆擠了過來。
蔣忻沒有下來,那坑底的空間不大,站三個人正好,如果他再下去就會顯得侷促了。他站在坑邊上居高臨下的看著,把徐久照沉穩堅定的表情看的一清二楚。
徐久照:我親手燒的算不算依據?
可惜這話不能說,徐久照想了想說道:“之前我為了找堯酒的線索檢視過當地縣誌,得知在三百多年前,此地曾經有過一個窯場專門燒仿青瓷。後來因為被牽連到朝廷鬥爭當中,這個窯場被封掉了。而這就是封窯鎮得名的由來。由此可見,這個地方發現的應該就是當初的那個窯場遺址。”
徐久照說話有理有據,顯得從容自信,非常的具有說服力。
“這不可能吧?”張文釗不敢置信,如果真是這樣,那瓷片的價值可就大打折扣了。
“可是從那瓷片的表現來看,那就是柴窯瓷片真品無疑。那縣誌上只說此地有封窯遺址,可是並不代表這塊瓷片是出自那個被封的窯口遺址。”鄭老闆辯道。
徐久照心平氣和的說道:“這件事情光說是說不清楚的,這樣吧,繼續挖。如果再挖出來瓷片,或者更乾脆直接挖出來其他窯具,是不是就能證明我說的沒錯呢?”
鄭老闆眉毛皺了起來,他是滿心的期盼這片瓷片是真真正正的柴窯瓷片,這瓷片他買不回去,見過了,也是一項資歷。在他們這個古玩圈子裡,有句話常說:“看過即擁有。”並不說古董一定要自己擁有,而是真正親眼見過,這就是一種滿足。畢竟古董這玩意數量沒那麼多,收藏者眾多,也不可能人手一件。
如果真如這個少年所說是出自明代老仿——雖然老仿,但是憑藉那老仿的水平,瓷片也具有不低的價值——那麼該多麼遺憾。
蔣忻摸著下巴說道:“既然這樣,就挖吧。但是挖,也不能就這麼挖,而是要請專業的考古人員來挖。”
張文釗和鄭老闆都回頭看他,連徐久照也不解的看他,誰挖不都是一樣?
蔣忻灑然的一笑,單手插兜說道:“這還不明白,就算這窯場是明代的仿青瓷。也是以前從來沒有出現過的新窯址!就依著那瓷片的水準,比起汝窯絲毫不差。根據統計,汝窯如今在全世界範圍的存量不會超過200。而這未知名的窯場作品又有多少?汝窯為什麼價值那麼高?除了釉色器型之外,更是因為稀少。這下邊要是有完整的整器固然好,要是沒有就更好了!你說到時候是不是就需要考古修復專家來進行修復了?與其到時候再找人,還不如一開始就把這件事情交給專業人員。”
鄭老闆眼睛都直了,他喃喃的說道:“你這腦子怎麼長的?讓你這麼一說,這窯場的出品,很可能會成為傳說當中的瓷器啊!”
☆、第 17 章
傳說當中的瓷器是什麼玩意?徐久照不明其意的看著蔣忻。
蔣忻一笑,那笑帶著十足十的神采飛揚,自信滿滿:“人們為什麼會那麼追捧柴窯,正是因為舉世難見。而這品質不下汝窯跟柴窯特徵一樣的陶瓷一出現,肯定會引起世人的注意。而到時候,這窯場遺址和它所生產的瓷器必然會改寫陶瓷歷史,增加一個新的種類。”
其他幾人聽了這話熱血沸騰,蔣忻描述的盛大場景活靈活現的出現在眼前。到時候,他們可就是改寫歷史的參與者了。
徐久照更是聽得心頭火熱。誰不渴望名留青史呢?即使到時候沒有人會知道這窯瓷器是他燒製,只是他燒造的瓷器重見天日,歷史留名也好。
徐久照一下子積極了起來。然而徐久照再積極,也是用不著他親手挖掘了。作為地頭蛇的張文釗立刻打電話找人。
這兩年來愛好收藏的人越來越多,卻是稱不上真正的古玩界的人。古玩圈子裡的人很排外,如果沒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