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第4/4 頁)
著她也進去了。這個祠是當年福清府為紀念臺灣光復出資修建的,如今已是當地一個遊覽聖地,不是因為它修得有多麼富麗堂皇,只因到這兒可以瞻仰當今聖上御筆!
素皚看著眼前高聳的石碑,碑文是一首詩——
萬里扶桑早掛弓,水犀軍指島門空。
來庭豈為修文德,柔遠初非黷武功。
牙帳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
海隅久念蒼生困,耕鑿從今九壤同。
蘇拜在一旁見素皚怔怔看著這首詩文出神,便笑著解釋道:“這還是當年臺灣光復之後,捷報傳入京師,可巧那會兒也正逢中秋佳節,皇上聽後龍心大悅,即興寫下的。如今一晃,幾年過去了,奴才這會兒還記得皇上當年意氣風發的樣子。這首詩的最後兩句,海隅久念蒼生困,耕鑿從今九壤同。可見聖上念臺灣軍民已久,願祖國兩岸統一的執願也甚深。如今實現,也實則全賴皇上的雄才大略……”
蘇拜說著,卻忽然發現公主似乎並沒有聽他這樣絮叨,而是愣愣地看著石碑,不由地有些訕訕。
“奴才每逢看到這塊石碑,便會有些生而逢時的感慨來,請公主不要見笑。”蘇拜趕忙補充道。
素皚伸出手去撫摸石碑上的字,回過神來,對他笑笑:“蘇大人說笑了。做臣子的,沒有不想得遇明主,一展抱負的,大人能有這樣的感嘆,是我朝之幸。”
公主這頂帽子捧得太高,蘇拜不敢接,趕忙說些都是皇上聖明的話來。
素皚笑笑,並不搭話。抬起頭來,天色已晚,一輪明月高懸空中,靜謐而幽深。遠處有煙花在綻放,乃是百姓們在慶祝中秋佳節。璀璨的花火閃耀在半空中,照亮了她眼中的落寞。
月圓人團圓,原來這是,想念。
中秋佳節,就連皇宮裡也是要擺宴慶祝的。這一天最高興的,莫過於小皇子們了。他們一年365天有360天都在書房讀書,平均一天學習的時間超過10個小時,這讀書生涯實在是痛苦。但每年卻有五天的時間不用去書房,中秋佳節就是其中一天。
胤禎今年七歲了,也早在一年前就入了書房同眾位哥哥一道學習。他天生聰明伶俐,思維開闊,但卻不耐於做背書習字這樣枯燥的事情,所以往往被師傅和康熙責罵,卻令他更為懷念素皚在的時候。他的四姐姐,從來都不要求他學那些令人頭痛不已的東西,而是給他講好多典故故事去引他思考,寓教於樂,一點都不像師傅,古板地要死!好在今日是中秋佳節,不用上書房,他拉著胤祥,倆人早早便去了御花園,會同了九哥十哥,幾人在花園玩得不亦說乎,等待著晚上的宴席。
中秋晚宴,本是閤家歡慶的時候,但皇上卻姍姍來遲,只說是在乾清宮處理政務所以來晚了。好在皇太后也不怪罪,大家也都陪著笑,場面還過得去,但卻仍然顯得有些冷清。或許因為這是孝莊太皇太后薨世後的第一個中秋佳節吧,往年主位上的三個人,如今只剩下兩個,所以這氣氛也就顯得有些奇怪。
眾人寒暄入座,康熙臉上有著淡淡的笑意。照例詢問了太子和大阿哥幾句,還有別的阿哥也都被殷殷垂詢過了。康熙還特意當眾表揚了胤禛,說他最近在戶部提出的幾條整改建議很不錯,讓他多琢磨琢磨,也好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來。一時間后妃的目光都轉向了德妃,德妃卻依舊是寵辱不驚的,似乎被表揚的人跟她沒什麼關係。
胤禛偷覷了一眼德妃,偏過頭
作者有話要說:“無論將來的路你要怎麼走,有兩樣東西是決不能丟棄的,一個叫做良知,另一個叫做理想。”這句話來自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