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反對聲(第1/3 頁)
楊士奇此時開口道“親親之義還是要顧及的,今日所議就不要離題了。”說罷便不再開言。
這時戶部尚書起身道“各位,我執掌戶部,管天下錢糧,就由我來說說吧。
自太祖在時,也曾多次向九邊給糧摺合銀二十萬兩。
這是太祖高皇帝體恤九邊將士戍邊之不易,所給的恩賞。
太宗皇帝在時幾乎是年年發賞,定額就是二十萬。
可是此後就變成了常例,本來這二十萬不過是恩賞,是特例,可是到了如今卻成了憑空多出來的一筆開支。
去歲山西就曾行文戶部要這筆錢,可是運河運送的四百萬擔糧食早就有了去處。
來要這筆憑空多出來的\"例賞銀\"臣又從哪裡變出來?
還有就是各藩王的俸祿錢糧都是從各省藩庫裡出的,就已經佔了很大一筆支出了。
再把九邊的錢糧出了,僅山西一地,去年就落了十萬餘擔的虧空。
所以就臣而言,臣以為不若讓藩王歸京,領一份俸祿,如此一來西北等地起碼可以減輕一大部分負擔了。”
朱祁鎮聞言點頭,然後想起了剛才王振偷偷遞給自己的一份奏本。
裡面將很多藩王的罪行都掀了一個底兒掉,現在還在自己手裡攥著呢。
說實話,身為明粉,朱祁鎮在後世的時候沒少吐槽大明的藩王。
這群藩王們比漢朝時期老劉家的藩王玩兒的都花,可謂是將混吃等死玩到了極致。
可是呢又沒法下重手整治,頂多就是圈進在鳳陽高牆之內,真正做到了你弄不死我,我絕對噁心死你。
眼看著下面有爭吵的趨勢了,朱祁鎮輕輕的敲打了一下御案。
聽到聲音,在座的大臣們全都閉嘴然後靜等著皇帝發話。
朱祁鎮開口道“親親之義朕是要遵行的,可是既然是天家子孫,自然要有天家子孫行事的風度,和規矩。
朕聽聞,遼蕃至今還沒個說法?”
楊士奇聽了嘴角不自覺的抽搐了一下,內心真是無力吐槽了。
遼王朱植,不知道怎麼搞的跟自己的倆兒子鬧翻了,朱植是想著法子的要弄死這倆兒子換上別的兒子當遼王世子,這倆兒子更狠。
直接在朱植動手前進京告狀,說遼王預謀造反。
這一下可痛了馬蜂窩了,後來遼王薨逝,這倆嫡子竟然全部沒有去奔喪。
這一下可就通了天了,就連一向不問世事的孔家都上疏彈劾。
於是遼蕃就一直沒有主人,這倆孩子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應了因果報應這一說,倆人都只有一個獨子。
再後來老大去了,又正好趕上朱祁鎮登基,太皇太后看在一家人的面子上就讓老二承了遼王爵位。
可是呢不知道遼王怎麼想的,在太皇太后聖壽的時候,來了一出“申包胥哭秦庭”可把朱祁鎮給氣著了。
然後遼王去了以後,朝廷就跟沒聽到訊息一樣,遼王的兒子在京城待了好些年了,結果愣是等不到承襲爵位的旨意。
想想都知道這事兒離不了皇帝授意,結果如今皇帝竟然來了一個一推二五六,不認了。
不但不認還假裝什麼都不知道這就給問出來了。
不過既然皇帝問了,自然要給個答案的。
於是楊士奇回道“回陛下,臣已經讓人告訴遼蕃了,讓他們自查自糾,好好整頓了,恐怕沒多長時間就要有結果了。”
朱祁鎮搖頭道“也別說什麼結果了,朕聽聞遼王初承爵位後,對他大哥那一支並不好,還時常苛待?”
楊士奇點頭道“確有其事。”
朱祁鎮故作嚴厲道“朕初登基時,曾念親親之義,又想著都是嫡親血脈必然會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