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4/5 頁)
,絲毫不比好萊塢電影差”。38。2%人回答:“韓國電影令人愉悅、有創意、能打動觀眾”。12。8%人慶幸韓國電影迎來了一個發展的好時機。還有11。3%人認為:“感人的語言、動人的畫面是電影成功的主要因素”。
記者回顧了韓國電影的發展。寫道就在幾年前,韓國國會曾透過一個進口電影不得超過1/4的法案,用於保護韓國產電影不被引進的好萊塢電影沖垮,背景是當時韓國產電影吸引不了本國觀眾。然而現在的韓國電影市場已今非昔比了。最近叫響的韓國產電影《實尾島》吸引了一千萬觀眾,剛出爐的《太極旗在飄揚》新上市期間,竟火到一票難求的地步。記者分析了韓國產電影所以叫座的原因:首先,韓國產電影不是年輕人才愛看,編導們打動了各年齡層次的觀眾。去年一部《塌毀的家庭》創下了百萬觀眾,主要影迷是三四十歲的人,而《實尾島》更是老少皆宜。其次,電影片商的大手筆投資。目前,韓國每部電影的拍攝成本大概是平均10億韓元(相當於700萬人民幣),而《實尾島》花了125億韓元(大概8600萬人民幣),《太極旗在飄揚》花了148億韓元。由於花了大錢,這些韓國產巨片製作的質量象不比好萊塢電影差。第三是,明星的號召力。在韓國出現了電視明星涉足電影的趨勢。最後記者感嘆地說,韓國電影所以有今天是克服了重重困難。是的,“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中國電影什麼時候會出現轉機呢?我思襯著——
韓國人以為中國人都會唱崑曲、毛筆字漂亮、打兩手太極拳——
2004年3月27日週六晴
今天又約光州大學的中國老師YIN一同逛道廳附近的跳蚤市場(光州旅遊指南稱為藝術之街),春節前我們曾來過一次,但那次天氣太冷,街市上幾乎看不到人。
12點我們在道廳門前集合了,先去了旁邊的南道藝術館(類似國內各城市的群眾藝術館),裡面正在展出當地一箇中國書法者的書法作品,因為是週末,來參觀的人還不少。大概是聽出我和YIN講中國話,工作人員趕快端上兩杯熱茶送上來,似還有人讓我們表演一下書法。不知YIN如何,我的字是拿不出手的,推辭了。YIN說,韓國朋友大概認為個個中國人一定都會唱崑曲、毛筆字漂亮、來兩手太極拳,其實滿不是那麼回事。然後我們來到跳蚤市場,今天風和日麗,但街上仍然沒多少人,實際上是個舊貨市場,類似於北京的潘家園。有上百家門臉店鋪,經營品種有五花八門:舊書、舊傢俱、農具、錢幣、文房四寶、字畫、舊瓷器……我倆來此市場目的不同,我純為拍照來,好為今後回國出書配圖。YIN碩士研究生時是讀古籍整理專業,所以她對線裝書的版本很有興趣,且蠻懂行,她在一家舊書鋪前翻看著一摞摞的線裝書——全是用中文寫就的,年代不過百年久的韓國出的書。她還不停地跟我講解著韓國書籍印刷裝禎的歷史,但我興趣不大。我一會兒就拍完了大半個膠捲,她還沒逛完一家舊書鋪,為了不使她覺得讓我等內疚,我先行告辭回家了。
晚上又是以網為伴,照例到新浪的體育頻道、萬維讀者網、新加坡聯合早報、臺灣的番薯藤網站、文學城的“人在韓國”欄目、韓國的《朝鮮日報》、《東亞日報》的電子版挨個瀏覽一遍。最關心的事莫過於臺灣大選後的餘震,近幾天大半課餘時間都花在瞭解臺灣有關新聞上。每天要和16歲上初三的兒子通兩次電話“討論兩岸局勢”,兒子分析得還真像模像樣。太太說,兒子近兩次作文分別寫韓國政局為盧武鉉遭彈劾婉惜和正告**分子。他的語文老師對作文的批語是“作文頗像個小政治家,但應務實”。這點絕對是近朱者赤,有其父必有其子——
韓國社會中的前輩後輩文化——
2004年3月28日週日晴
晚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