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第1/4 頁)
世家也需要經歷優勝劣汰,他們應該優秀到不懼任何挑戰。如果有些世家子已經荒於嬉到連寒門都比不過,那他們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而在有了寒門學子的追趕壓力下,可以讓優秀的世家變得更優秀。也可以讓皇帝看清楚,他們世家世代為官,不是因為他們在偏袒自己人,而是他們優秀到理所應當,寒門再怎麼努力也比不上。
當然啦,優秀的寒門如果能發展下去,一個百年之後,就又是一個新的世家嘛,還能為世家輸送新鮮血液,好比樂廣和他優秀的兒子們。
但其他不少的世家,卻並不會懂衛老爺子的這一番苦心,他們只想讓自己的子孫後代繼續佔據優勢,他的祖先是高官,他是高官,他的子孫也必須是高官。哪怕躺在功勞簿睡大覺,也能睡個成百上千年的那種。
他們覺得衛瓘根本就是站在庶族一邊,他看好寒門,提拔寒門,與寒門接親,甚至讓自己最優秀的孫子拜寒門為師,簡直是斯文掃地,有辱門風!
他們不能再讓衛瓘繼續在這條邪路上走下去了。
有幾個也不知道該說他們腦筋靈活,還是善於作死的世家大臣,為了逼衛瓘站隊,就提出了既然聖上要改革國子學和太學,不如派幾個世家子弟去就讀太學,為基礎差的寒門當表率,帶動世人好學的風氣。好比衛司空的孫子衛玠,已然十二,也到了該上官學的年紀了。
身為衛玠外家的王渾和王濟,怎麼都沒想到最後坑到的反而是自己人。
衛玠有自己的老師,大部分世家子弟都有,他們不僅有名士當老師,還有名士親戚免費言傳身教。所以,世家子弟進入官學,求學的少,更多的反而是在進行一種社交活動,是他們踏入社交圈的開始。
中國是個人情大過天的社會,做什麼都要靠人脈,把自己整的孤島似的,註定是行不通的。但是長輩們的交情,並不一定能延續到子孫後代上,還是需要他們自己培養。
去國子學,就是世家子弟開展人脈的重要里程碑。
衛玠可以在那裡結識長輩朋友圈以外的世家子弟,甚至是用那張無往不利的臉,為家族新增新的友情鏈。但是如果把衛玠放到太學去,在一堆註定沒什麼出息、最多也就做到六七品官的寒門子弟中,衛玠又能交到什麼朋友呢?最主要的是,和寒門混在一起,很容易遭人恥笑啊。
王濟是堅決不會同意他妹子去讀太學的,於是他跳了出來,和對方大戰三百回合,完全忘記了自己的立場和原則。
因為王濟這個地圖炮首先發難,戰火升級,甚至到了上演全武行的地步。王濟公報私仇的壓著對方狠打,他爹王渾上前都沒用,拉都拉不住。當然,王渾到底想不想拉也是個問題,讓自家外孫去上太學,王渾當然是不樂意的。他只是出於共同利益,才不得不站在世家這邊。但是在他的內心深處,看著兒子把那人打了,他也是很痛快的。
晉武帝無力控制局面,只能先結束掉亂鬨鬨的早朝,押後再議。
樂廣之所以回來晚了,不是被晉武帝留下開小會,而是和衛瓘、衛恆、王濟等十分關心衛玠的人,先私下裡商量了一下對策。
最初提出讓衛玠去太學的人一看就不是很瞭解衛老爺子整個人,他豈能願意接受威脅的?威脅他,只會把他推的更遠。他堅定了內心的想法,一定要借著這次官學改革,整頓世家內部日漸懶怠的風氣。不僅如此,這個愚蠢的提議,還直接把本來站在他們那邊的王濟,推到了對立面。
等衛老爺子把自己的想法在私下裡和王濟交流了一番後,王濟就徹底倒戈,不僅如此,還開始積極&ldo;策反&rdo;起了他阿爹以及一眾親朋好友。
衛瓘根本沒準備告訴衛玠這些,因為他會處理好一切。
樂廣卻覺得應該尊重衛玠的意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