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部分(第2/5 頁)
四章 血濺皇廷(四)面聖
更新時間:8…29 0:26:21 本章字數:2750
(今天繼續感謝書友“事組則圓”的打賞!我的作品《天龍不敗》釋出了新章節《第三百一十四章 血濺皇廷(四)面聖》)
眾人見東方不敗對答如流,全都已驚慌失色。
而後座中還有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呂大防、太中大夫劉摯、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蘇頌、樞密直學士籤書院事王巖叟、左司諫朱光庭、御史中丞舒亶、刑部侍郎趙彥若、戶部尚書梁燾接連起身問難東方不敗,都被她一一駁倒。
無奈之下,殿中幾乎所有宋國大臣都望向在座宋方才學最高者,禮部尚書蘇軾,希望他能出口對付東方不敗,為大宋挽回一些顏面。
豈料在眾目睽睽之下,蘇軾起身行至東方不敗跟前,卻對她說:“東方元帥,十年前老夫在被貶謫黃州時曾賦道:‘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說的是曹孟德,而據如今所見麼,這樣的‘一世之雄’老夫終於知道他何在了。”
東方不敗聽後,不解地問:“蘇大人,他到底在哪裡?”
蘇軾笑道:“哈哈,‘而今安在哉’,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就是你東方大元帥啊!”
東方不敗聞言,趕緊向蘇軾行禮道:“蘇大人謬讚,小可何德何能,居然擔此美名?”
就在這時,忽然有個人從外面走進來,宣旨道:“聖上有旨,宣契丹使臣東方不敗赴紫宸殿覲見。”
眾人一聽,便即簇擁著東方不敗向北面的紫宸殿進發。
他們來到大殿之上,見當今宋皇趙煦。也就是後來歷史上稱為哲宗者,高坐階上龍椅之中。
他也算是對東方不敗厚禮相侍,賜她一張太師椅坐,眾文武分列兩旁。蘇軾站在東方不敗身邊。
東方不敗見趙煦年紀輕輕,儀表堂堂,卻面現病容,暗忖自己此行為討債而來,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要想說服此人,唯有清楚他的底細,便在腦中展開在史書上讀到過的關於他的記載。
宋哲宗趙煦,原名傭。九歲時登基,由高太后執政。
高太后執政後,任用司馬光為宰相。元祐八年,高太后死,宋哲宗親政。哲宗親政後表明紹述。追貶司馬光,並貶謫蘇軾、蘇轍等舊黨黨人於嶺南,接著重用革新派的章惇,恢復王安石變法中的保甲法、免役法、青苗法等,減輕農民負擔,使國勢有所起色。
次年改元“紹聖”,並停止與西夏談判。多次出兵討伐西夏,迫使西夏向宋朝乞和。
元符三年陰曆一月十二日,這位少年天子病逝於汴梁,在位十五年,享年二十四歲,諡號憲元繼道顯德定功欽文睿武齊聖昭孝皇帝。葬於河南鞏縣的永泰陵。
宋哲宗是北宋較有作為的皇帝。但是,由於在新黨與舊黨之間的黨爭沒有得到解決,反而在宋哲宗當政期間進一步激化,埋下了北宋滅亡的禍患。
宋哲宗的悲劇,在於他的理想與他的實際能力距離太大。他更多地像一個紙上談兵的人物,理論上有許多想法,但在實際運用上卻缺少變通和從權的能力,難以處理諸種複雜矛盾和關係。
宣仁高太后對宋哲宗從策立之初,到臨終囑託,都可以說是相當費盡心機。
宋哲宗年少多病,而高太后卻嚴令太醫不得醫治。哲宗因這種過分的“呵護”而感到窒息和束縛,所以高太后一死,宋哲宗便要急不可待地改弦易轍,去實行他所崇敬的父皇宋神宗的變法之政策。
宋哲宗雖仰慕其父的敢作敢為,但由於高太后的後手,其事業心和實績,其理想和現實能力,真的反差太大,陷入悲劇而不能自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