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部分(第1/5 頁)
當時陰山以北至臚朐河,土河、潢水至撻魯河、額爾古納河流域,歷來有優良的牧場。
契丹各部和屬部中的阻卜、烏古、敵烈、回鶻、党項等,主要從事遊牧業。
羊、馬是契丹等遊牧民的主要生活資料:乳肉是食品,皮毛為衣被,馬、駱駝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戰爭和射獵活動中馬匹又是不可缺少的裝備。
因此,“蕃漢人戶亦以牧養多少為高下”。羊、馬也是遼朝向契丹諸部和西北、東北屬國、屬部徵收的賦稅和貢品,是遼朝的重要經濟來源,因而受到東方不敗的重視。
在過去,遊牧的契丹人,被編入相應的部落和石烈,在部落首領的管理下,在部落的分地上從事牧業生產,承擔著部落和國家的賦役負擔,沒有朝廷和部落首領的允許,不能隨意脫離本部。
他們是牧區的勞動者、牧業生產的主要承擔者,是部落貴族的屬民。
如今按照東方不敗的策略,這些牧民雖然還是在各個部落裡勞作,但卻有了更多的人身自由,可以更輕易地獲得原部首領的同意,而轉投其它部落。
大遼境內農作物品種齊全,既有粟、麥、稻、罰У攘甘匙魑錚�燦惺卟斯瞎��
東方不敗命令全國農人借鑑和學習中原的農業技術,引進新的作物品種,還從回鶻等西域諸國引進了西瓜、回鶻豆等瓜果品種,結合北方氣候特點形成了一套獨特的作物栽培技術。
遼國的土地有公田和私田兩類。在沿邊設定的屯田自然是公田。
募民耕種的在官閒田也是公田,百姓領種十年以後,要對朝廷繳納租賦。
至於所說的“佔田置業入稅”則是私田了。估計屯田多集中在北部沿邊,私田則多在遼國南境。在遼國的漢人依然是以男耕女織的方法維持家庭收入。
同時,契丹人將戰爭中俘掠的漢人,安置在契丹腹心地區,建立許多頭下軍州。
州內農人種田所得收穫,除少部分需上繳,其餘收入皆歸頭下主所有。
東方不敗頒佈法令,全國土地須得重新丈量,如若發現某些地主持有大量私田,他手裡的土地就會被朝廷購買,變作公田,再轉租給百姓耕種,經過一定年限的領種和上繳租稅後,該田地則變為農夫私有,如此解決土地過於集中的危機。H
正文 第兩百七十八章 平亂安民身遇刺(八)勤政
更新時間:8…3 0:31:59 本章字數:2919
(今天繼續感謝書友“事組則圓”的打賞!我的作品《天龍不敗》釋出了新章節《第兩百七十八章平亂安民身遇刺(八)勤政》,
東方不敗為了鼓勵百姓開闢荒地,立例若成功開闢農地可免租賦十年,形成一套特有的農牧混合經濟。
這年遇到兵荒,許多州縣也得到減、免賦稅。她還特意優待蕭峰所轄南院,上疏讓耶律洪基發了一道聖旨,“以南京飢,免租稅一年,仍出錢粟振之”。
隨著全國農、牧、手工業的發展,商品交換逐漸頻繁,商業活動也日益活躍。
東方不敗在大遼全境各大城市之間,“起榷務以通諸道市易”,並出臺新政策加強遼國與周邊各政權、各民族、各國家的經濟往來。
值得一提的是,她照會鄰國,各方停止到對方國土上“打草谷”。
過去遼國朝廷對軍隊不供糧秣,也無餉銀,官兵一應所需,都是向敵人搶奪而得,每日派出部隊去向大宋、西夏、女真、高麗各鄰國的百姓搶劫,名之為“打草谷”,其實與強盜無異。
宋國等鄰國的官兵便也向遼人“打草谷”,以資報復。是以邊界百姓,困苦異常,每日裡提心吊膽,朝不保夕。
“打草谷”一事廢止之後,宋遼兩國於邊境設定榷場。開展互市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