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部分(第4/4 頁)
被風吹到了窩子外面很遠的地方,比如說幾米或者十米開外,可是這時一旦有魚咬鉤,經常會是一條大魚。
雖然洪濤還沒有總結出一個細緻的規律,但是他自打得出這個結論之後,每次出去定點駐釣,都會在窩子周圍扔上2、3個釣餌,所以他經常能夠獲得意外驚喜。別人以為他有什麼釣魚的訣竅或者秘密,其實啥秘密都沒有,就是把釣餌扔歪一點而已。
當然了,這種方法也不是每次都奏效,如果窩子裡沒魚,或者窩子不在魚道附近,那該釣不上來還是釣不上來。但是洪濤覺得像那些大體型的魚應該都很機警,這也是它們能夠在這片水域裡存活時間更長的緣由。有時候這些大魚寧肯餓著不吃東西,也不會去碰它不百分百確定安全的食物,所以說想要釣到大魚,不光要靠運氣,靠技術,還得靠琢磨。往往一個出人意料的小變化,就能取得很大的收穫。
洪濤的這個理論再次在美國得到了證明。他原地轉圈拋了4、5竿之後,再次從魚線上感覺到了那種沉穩和有力的吃口,抬竿刺魚的同時。他確定。大魚來了!
這是一條小嘴黑鱸,秉承了廢墟這片水域中魚的風格。都是短粗體型,雖然看上去長度並不露臉,但是身體的厚度和寬度都很給力,上稱之後。接近7磅重的數字,讓洪濤完全把心放到了肚子裡面,冠軍是咱的了!
其實洪濤還能在這裡再釣一小會兒,不過他這個開船的速度嚴重影響了他的有效釣魚時間,昨天丹開了1個小時的路程,洪濤來的時候算了算,他自己整整開了快2個小時。為了避免回去遲到,他不得不提前半個多小就開始往回跑。
最後一天的比賽釋出會現成和前三天都有了明顯的區別,首先就是觀眾多了,而且還得是購票入場。其次就是燈光、音響、攝像的規格更高了。和要開一場大型演唱會一樣,光是轉播車就停了一大排,粗略一數不下10個電視臺都來轉播這場比賽了。最後就是稱重的規則變了,最後一天不再由裁判員到每位參賽選手的快艇上給魚進行稱重,而是把活魚艙裡的魚由裁判和參賽選手共同監督著轉移到了後臺裡的一排大魚缸中。
這些魚缸都有活水泵,直接抽取湖裡的水,防止魚因為不適應而死亡,此外還有加氧、恆溫等一些列裝備,總之就是一條,保證選手的釣獲不能死!
在進行正式稱重的時候,按照前三天比賽成績的排名,從第10名開始,每位參參賽釣手用一個大大防水兜提著自己的釣獲,然後逐一上臺在觀眾和主持人眼前進行現場稱重,同時計算比賽成績。同時主持人還會問你一些與比賽相關的問題,用來活躍現場氣氛。
洪濤由於在前三天比賽當中排名第一,所以他是最後一個上臺的。當保羅上臺開始稱重的時候,洪濤特意跑到臺口去偷偷的觀察了一下他的釣獲情況。當保羅把他的第四條魚拿出來之後,洪濤算是百分百踏實了,那只是一條4磅重的魚,最後一條魚就算是10磅重,也超不過自己的成績了。
保羅最後一天釣得並不是很理想,當他稱重完畢後,成績已經掉到了第三名,另一位來自紐約州的釣手比他稍稍高了4盎司。
當洪濤提著他的釣獲走上臺時,臺下的釣手和觀眾都發出了一陣驚歎,因為洪濤手中的這個袋子是半透明的,雖然看不到裡面的魚到底有多大,但是僅從外部的形狀來看,大家就知道這場比賽的冠軍得主到底是誰了。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