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頁)
的文章要報告。可能是由於出現了上述情況,楊西光在一個時期內神色比較嚴肅,大家心理多少也有些緊張。有一次下班之後,楊西光在辦公室裡喃喃自語,大不了把“烏紗帽”丟了,沒什麼了不起!當時,我已感覺到問題的嚴重和他所承受的沉重壓力。大家的這種心情,直到後來,特別是聽了鄧小平6月2日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之後,才算真正鬆了下來。〔77〕
作為當事人,吳江也“感到周圍空氣沉重”。但問題畢竟是由他們的文章引起的,如果對於這種嚴重指責保持沉默,那就意味著“我們已屈服,無理可說”。如此一來,“真理標準討論勢必夭折,我們也將承擔嚴重罪名,‘兩個凡是’的勢力將更為猖獗,我們的處境將更加困難。但如果提出反駁,倘局勢依舊,其後果也難以設想。”所以,他考慮再三,不同意“冷卻”,打算寫一篇文章從正面給予回答,“據理駁斥”,並等待適當時機以適當方式發表。〔78〕這就是指《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最基本的原則》一文。
考慮到胡耀邦當時的處境,他的兩個頂頭上司已經提出批評,因此,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吳江事先並沒有告訴胡耀邦。不過,初稿寫出來後,吳江還是送給了胡耀邦。可是,胡耀邦沒有主張立即發表這篇文章,而是讓他的秘書轉告吳江:“等三個月以後再說”。〔79〕
後來,吳江在談到這件事時說,他理解胡耀邦的態度,“作為一個高階領導人,總不能不照顧起碼的組織原則。”但他覺得此事已經不能再拖下去了。為了不給領導人之間的關係添麻煩,“至少在形式上擺脫胡耀邦與這篇文章的干係”,吳江也就沒有把文章的最後定稿送給胡耀邦審閱,至於如何處理,亦未向胡耀邦請示。
文章最後拿到《解放軍報》去發表。因為,《理論動態》已不可能刊登這篇文章了。宣傳系統下達禁令之後,《光明日報》、《人民日報》也不能發表此類文章。那時,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剛開過,《解放軍報》還刊登了鄧小平的講話,而這個講話又是同“兩個凡是”針鋒相對的。所以,吳江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時機。於是,他決定求助於《解放軍報》。碰巧的是,此時他正好同《解放軍報》副總編輯姚遠方有聯絡,就抱試一試的態度,寫了一封信,連同文章一起送給了姚遠方。
4。 羅瑞卿表示:如果打板子的話,我願意領受40大板(2)
吳江還特別提到一件事,當他接到第一次發稿清樣時,“突然想起,建議將文章送請給時任中央軍委秘書長的羅瑞卿過目。”他此舉的目的是想尋求羅瑞卿的支援,但沒有想到羅瑞卿如此認真,不僅表示支援,還透過編輯部轉告吳江,提出兩點修改意見。〔80〕
關於這篇文章送《解放軍報》發表的原因,沈寶祥也有一個說法。據他說,胡耀邦的秘書梁金泉曾告訴他,胡耀邦收到吳江送來的文章後,覺得不好辦,在當時的情況下,《人民日報》、《光明日報》都承受不了那種壓力,《理論動態》也不好發表。後來,胡耀邦就讓吳江去找羅瑞卿。胡耀邦還解釋說,羅瑞卿在黨內威信高,文章拿到《解放軍報》發表,分量就不一樣了。於是,胡耀邦把文章裝進信封裡,讓梁金泉送給羅瑞卿。〔81〕
至於《光明日報》為什麼也沒有發表吳江的文章,王強華在他的回憶文章裡對此作了解釋。他說,本來,楊西光對組織和發表實踐檢驗真理的文章是十分堅決和積極的,但是,在《光明日報》發表第一篇文章以後,特別是聽到了關於以後發表重要文章要報告之類的“指令”,他對繼續發表第二篇文章就不能不認真加以考慮和有所顧忌了。《光明日報》是中央和宣傳部直接掌管的報紙,而《解放軍報》由中央軍委掌管。如果第二篇文章由《光明日報》“頂風”發表,難度較大,風險也大。但是,如果改由軍隊報紙發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