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2/4 頁)
得不與民爭利,不得不黑心腸,這是企業的本性,這就像狼一定要吃肉一樣,改變不了,如果能改變,他就不叫狼了。在本性改變不了的時候,理智上又想討天下老百姓的歡心,以圖老百姓減少對他們的刻骨仇恨,以讓他們回頭,以利自己的長久存在,他們就採用了這種慈善的方式。但老百姓對他們的仇恨是一天積累起來的嗎?在無數的考驗中,這些企業沒有一次不讓人民失望,沒有一次不被你耍,沒有一次行為最後不暴露出其自私自利的本質,對你的認識已深入骨髓,扒了你的皮也認識你的瓤,你一撅尾巴,就知道你要拉幾個糞蛋。黃鼠狼給雞拜年,沒按好心,你慈善?你要是慈善天下就沒有惡人了,你安的什麼心?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你給天下消費者造成那麼大的傷害,花幾個破錢就想把這一切抹平了?何況這些錢都是從天下老百姓身上騙去的?沒人會理解你,更不會有人原諒你,對這樣的企業只能是恨之入骨,恨不得你早死,你的死將是一件大快人心之事。 。 想看書來
第六節 企業壟斷的緣由及下場
現實既然是這樣,那些正走在“做大做強”道路上的企業商人,那些已經夠強夠大還想再上一個臺階、長久生存下去的企業商人,就不會有什麼好口碑,消費者也很難對他們認同,產生依賴感。按理說,消費者就不會再回頭,再光顧這些已沒有任何信用可言,沒有什麼好感而言的企業及商品。沒有消費者的回頭,只與消費者做一次生意,那這些企業豈不都要垮掉?這顯然與事實不符。消費者仍在光顧老主顧。即使是一些臭名昭著、人們恨得牙癢癢的企業,生意也照樣在維持,甚至也在向前發展。他們是憑什麼法術讓消費者在不滿意不認同、對其產品感覺一般印象平平甚至惡之恨之的情況下再回頭,以達其穩定持續發展的目的?這是一群智慧超群的自私鬼,他們有層出不窮的手段來保證,在與民爭利的同時,又讓你接受他,讓你擺脫不了他——以求得長期的存在。
這個手段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也簡單,籠統而言就是兩個字:壟斷。但是它的內涵卻豐富多彩,日新月異,永無窮盡之時。
第一種壟斷,眼球侵略,頭腦壟斷。
物質第一還是意識第一,這一直是唯物論和唯心論關於世界本源爭論不休的問題。為什麼一個如此“簡單”的問題能爭論幾千年呢?這說明意識本源說是一個人們慣犯的錯誤,不論你的世界觀正確與否。
人對客觀世界的反映,首先表現為景像,其次是記憶,最後表現為抽象的概念,這就是語言文字。客觀世界中有的東西你腦袋中沒有,你就想不出來,你就不知道這個東西。當你搜尋記憶尋找某一類東西時,出現的都是你熟悉的記憶,瞭解的概念,不瞭解的不知道的或知之甚少的就搜尋不出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無論按什麼順序排座次,也只能在你熟悉的印象中挑揀,即使都不滿意,也只能矬子裡拔大個。此時,這種印象的強烈程度幾乎就等同於權威,對人的行為選擇潛移默化中起了極大的誘導作用。大企業、品牌對與產品的消費群體密切相關的媒介平臺採取你死我活式的競爭,採用全方位全天侯全年侯的廣告宣傳,對相關消費者及潛在消費者的眼球耳朵進行持之以恆的狂轟亂炸,排山倒海式的猛灌,就是基於這個道理。到中國內地各個醫院去看一看,每家醫院的牆上都貼滿了與病人和小孩繫系相關的西方大公司產品的廣告,醫生也會向每個有潛力的家長、病人推薦這些公司的各種產品;在麥當勞快餐店門口,貼著它自己的巨幅廣告,剛開始怎麼也想不明白這有什麼必要,其實學問大著呢,它寧可白花錢也要佔著這個地方,否則,在麥當勞門口見到肯德基或類似的其它競爭對手的廣告,那不是自己的失敗嗎?電視上更是如此,經常在黃金時間播送一些大公司的不是宣傳產品的廣告—— 一方面顯示自己的實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