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3/5 頁)
。
“對,但這一次重慶增加的人口很快又減少了。明末清初打了四十年的仗,又死得非常慘。清朝初期的時候,重慶主城只有十多戶人家了,街上還有猛虎出沒。所以才有了第五次大移民,這一次也稱為‘第二次湖廣填四川’,給重慶和四川帶來了近二百萬人。應該講,這個時候以後,重慶人口才真正開始增加起來。”
潘天棒走得已經有些喘氣:“第六次大移民我曉得,就是抗戰時期吧,來了多少人呢?”
“這個資料我也不清楚,37年到41年,說是西南各省共遷來近二千萬人,在重慶的人口增加最猛。第七次就是支援三線建設了,雖然人口只有十多萬人,但這批人很重要,進一步加強了重慶在全國的製造業地位。第八次是遷出,就是三峽大移民,從三峽地區遷出了百萬人口。”
“曾先生,您少說了一次。”宇成一直沒有插嘴,突然在後面開了口。“還有一次遷出,就是大夏國後人遷到朝鮮。現在朝鮮、韓國,我的同族就有五萬多呢。”
“呵呵,”老曾笑起來:“對對,明玉珍後代遷出可以算做一次。那就是九次大移民了。”
其實,明玉珍後人在朝鮮半島雖然人數眾多,畢竟是經過數百年繁衍而來,當時去的數量最多幾百人,算不上大規模的移民行動。也許是考慮到安慰國際友人,所以老曾沒有置疑。
“麻煩了,”潘天棒在耳邊輕輕地告訴我:“如果找到的真是明玉珍的遺產,那有幾萬人來分哦!”
我搖頭苦笑:“還有更麻煩的事情呢,你聽聽洞裡的聲音?”
洞裡有一種聲音,慢慢地多起來,那是洞頂有碎石在向下脫落!老曾和宇成也抬起頭在看,一粒小石子打在了宇成的肩上。
“不好!這段時間雨水多,去年大旱,這一帶的洞裡隨時可能塌方!”老曾緊張起來,招呼小敏取圖紙。
我走到老曾面前,一起察看圖紙,也藉機擋住宇成好奇的目光。
老曾看了一眼在不遠處張望的宇成,告訴我:“圖上這條路左邊有支洞,但我們一路沒有看到,一定要找一找,可能支洞還安全些。”
老曾收起圖,我們分頭仔細地察看左邊的洞壁,宇成也跟著我們瞎找起來。
潘天棒的聲音從前面傳來:“在這裡!”
我們急步趕過去,正看見他一腳踹著石壁上,那是一壁碎石砌的牆,潘天棒用足了他的體重優勢,那些碎石在他腳下向裡掉落,很快出現一個洞,已經足夠我們鑽過。來到洞前,老曾確認:“只能是這裡了。”
洞口邊上有一個立著的條石,潘天棒嫌洞口太小,他的身體鑽起來吃力,於是抬腳蹬去,老曾和宇成急忙制止,已經來不及了,條石被潘天棒蹬倒,周圍的洞頂開始大量掉下碎石來,我們護著頭頂,迅速一個個鑽到支洞中去。
支洞這邊土質有些不同,洞頂的石頭似乎被土壤沾住,沒有主洞掉落得厲害。老曾和小敏在我的前面,向前衝著,我正準備追上去,“啊”的一聲,後面潘天棒的聲音響起來:“不好,宇成被大石頭打倒了!”
失蹤的上清寺(六十八)
我急忙回頭去看,潘天棒已經翻牆回到洞的那一端,落下的碎石塊打在他身上跳落開來。我連忙向前方正在奔跑的的老曾和小敏大叫道:“你們快找安全的地方,我去看宇成,不叫你們就別過來!”
好幾塊石頭打下來,擦過我的頭,我一摸額角,好像已經出了血。於是脫下T恤衫,盤在頭上保護頭部,就象一頂阿拉伯人的頭飾。翻過洞去,又是好幾塊石頭打在頭上肩上,還好洞裡的石頭都很潮溼,打在赤裸的上身啪啪著響。
洞口那邊,宇成坐在地上,原來他的一隻小腿被一塊洞壁塌下的大石壓住了。潘天棒站在旁邊的高處,正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