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4/4 頁)
彥博、戴胄、于志寧、魏徵、張玄素等等,再加上良好風氣的宣傳和行政監督,及時預防了官員犯錯,因此當時的官員相當奉公守法、廉潔自律;太宗皇帝也比較注意節儉,不濫用民力、注意與民休息,當時社會形成了一種樸素求實的作風;太宗皇帝也相當重視農業,京官外巡迴京太宗先問及此事,因太子冠禮與農時違背而更改;
11。由於社會安定,商業經濟得到發展,全國新興了許多商業城市,城市業有相當的發展,廣州、杭州、揚州、成都、江陵、涼州等城市經濟發展相當迅猛,長安同洛陽作為世界經濟大都會就不言而喻了,這為古代封建經濟登頂奠定了基礎;
12。對玄奘佛學的支援同西遊的肯定,打通並維護河西走廊-絲綢之路及東聯新羅、日本,促進了中西文化交流與經濟發展,文成公主下嫁吐蕃,使吐蕃從奴隸制社會邁入封建社會,開發並促進了西藏的發展;
綜上所述,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一位偉大政治家、書法家,卓越的領袖、影響中華乃至世界程序的傑出人物,他為古代中國做出了巨大貢獻,因此受到人們的崇敬;築東陽先生所說“他是繼孔子之後中國數一數二的偉人”。
編輯本段
地緣戰略思想
李世民側身像
'2'唐太宗地緣戰略思想,是唐太宗關於地緣戰略問題的理性認識,是唐太宗利用唐王朝與周邊少數民族政權之間的地緣關係及其作用法則謀取和維護唐王朝利益的戰略思想。唐太宗地緣戰略思想是中國古代地緣戰略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有不同於西方也不同於現代的獨具特色的思想內容。
唐太宗在位期間國土廣大,邊界線綿延曲折,地緣形勢複雜,並隨時間推移而發展變化。歷觀這一時期唐與周邊所發生的諸多地緣關係,既有與唐軍事利益攸關的,也有與唐政治、外交利益攸關的,還有與唐經濟利益攸關的,更多的則是幾種利益兼而有之,錯綜複雜。唐太宗比較成功地處理了與突厥、吐蕃、高昌及西域諸國、高麗、新羅、百濟等國之間的關係。唐太宗的地緣戰略思想正是在處理與周邊地緣關係的實踐過程中逐步產生、發展並走向成熟的。
唐太宗地緣戰略思想既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又具有他個人的獨有特色,兩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貫穿於他的地緣戰略思想的始終。
唐太宗地緣戰略思想的特色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積極進取。這是唐太宗地緣戰略思想的最顯著的特色,也是其思想中最成功、最可取的地方。唐太宗的雄大豪邁是歷代許多帝王所不可比擬的,這也是他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二是靈活應對。唐太宗在重大變故面前不驚慌失措,他能夠依據客觀形勢和物件的變化而變化,從而較大程度地保證了決策的正確性。三是冷靜務實。唐太宗鑑於隋亡教訓,努力克服以往帝王急功近利、窮兵黷武的缺陷,注意結合現實需要,量力而行,在冷靜分析的基礎上推行務實政策。四是措置有序。無論是北擊突厥,還是西平高昌,尤其是經略西域,都是先急後緩、由近及遠,有條理、有次序地進行,從中亦可見唐太宗地緣戰略決策之成熟。
唐太宗地緣戰略思想是其軍事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在理論上取得了突破,達到了一個新高度,更重要的是在實踐中獲得巨大成功,業績斐然。史載:“(貞觀十四年)唐地東極於海,西至焉耆,南盡林邑,北抵大漠,皆為州縣,凡東西九千五百一十里,南北一萬九百一十八里。”(《資治通鑑》唐太宗貞觀十四年九月。)唐太宗的突出成就正在於他以超越前人的英武雄邁之氣魄,重新開拓了中華民族的疆土,為後來中國版圖的確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