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審訊心理學(1)(第1/3 頁)
做完筆錄,許東被帶走,幾人收拾東西出了審訊室,沿著走廊走向電梯。尚吳跟成辛以時間最久,跟他的思路跟得比較快,但有些細節還是忍不住想問。
“頭兒,我有個問題。”
“嗯。”成辛以邊系齊釦子,邊又抽了支菸出來,這回用的倒是原來的打火機了。
“你高中的時候,真的見過許東給王明希講題?”
“沒有。”
包括尚吳在內,方清月和一邊的實習警員都瞪大眼看成辛以。
“編的。”成辛以聳聳肩。
……審訊一開始就靠編,不會太冒險了一點麼。
方清月心裡默默吐槽,只是當著其他人的面,沒直接問。但他似乎已經猜到,同樣的疑問三個人心裡都或多或少有一點,於是慢慢道。
“很多時候,半真半假的謊話甚至比百分百真話的可信度更高。我高一那年,確實……”
他短暫停頓了一下。“……曾經為了追一中的某個姑娘,天天去人家學校門口蹲守,一週能去個三四次吧,每次都會給門衛大爺送煙,也去看過學生表彰牆。至於後面那些,就全是假的了。”
方清月無聲撇撇嘴。
成辛以從鼻腔撥出煙氣,接著解釋。
“模糊地替他回憶,哪怕我說錯了,也沒關係。因為重點不在於證明我的記憶力怎麼樣,而在於讓他分散哪怕一點點注意力,去回憶那些久遠的事情。”
——
微表情和下意識的行為是很難掩飾的,尤其在刑事審訊過程中,每一秒鐘的細微變化都可能瞬間扭轉整個局勢。
在審訊開始之前的階段,從許東雙手呈現的姿勢就能看得出——微拳、平行放置——是潛在的預備作戰姿勢。他不是衝動犯罪,實施犯罪行為之前有過縝密的考慮,在被帶回隊裡之前,早已經做足了被審訊的準備,不論是心理還是回答上,都自詡有一定的反偵查能力。
這種人,與石博那種老流氓不同,他的僥倖心理不源於“無知者無畏”,而源於自視甚高,所以他不吃硬的。
在審訊室這樣的環境下,許東的警惕性極高,第一個問題不論問他什麼,都會是最讓他防備的。所以成辛以又是和同事聊天、又是大口喝水、又是對他上下打量,都是審訊前很多刑警最常用的一些手段,許東必然有所準備。他索性避其鋒芒,任之警戒,疏而不堵,直接送他的防備值升至最高點,選擇一個最尋常,也一定會在他準備範疇之內的話題,邀煙。
緊接著,在他還心緒起伏著,以為自己“押對了題”,沉浸於自己沒有立刻落下風的慶幸之中時,飛快丟擲第二個問題。
一個看似與案件完全無關的問題。
卻也是一個最能達到成辛以目的的問題。
——
一個經歷過少年得意、卻又中年失意、生活慘淡的男人,往往最怕被動追溯自己的黃金期。提及自己曾經成績拔尖、飽受老師同學歡迎的高中時代,又被成辛以連哄帶騙、半真半假地誇了幾句,他的思緒就會不由自主地向過去的回憶跌去。
按成辛以的引導性表述,他自己是個“學渣”,吊兒郎當不務正業,只知道追姑娘,也許畢業後還是藉著家裡的“錢”勢做的刑警。可現在,卻能用著價值不菲的火柴、抽著昂貴的煙,坐在審訊臺前,被手下人稱作“頭兒”,也許依然空有其表、敗絮其內。
但偏偏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一個他當年曾頗瞧不起的那種典型“靠老子”的“小混混”,正在審訊一個當年的學霸,甚至也許還有權力決定他什麼時候能從這裡走出去。
這樣鮮明又無情的情景對比,雖不能直接攻破許東的心理防線,但卻足以讓他的注意力發生少許偏移。
而成辛以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