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第1/2 頁)
而趙括,是唯一的選擇。趙括年少時就在軍中,飽讀軍書,一直是他爹趙奢的軍師,曾經用計大敗秦國名將胡陽,不是浪得虛名的,在軍隊裡有很高的威望。而且趙括軍紀嚴明,能夠令行禁止,這是指揮大戰的必須條件。還有一點,趙括父子善於野戰,各種地形都比較熟悉,即使不勝,也不會吃大虧。
毫無疑問,就是你了!
七月,趙國到達長平地區,任最高軍事長官。他做了三件事情。
第一,他嚴明軍紀。這是樂毅的先見之明,一個軍隊如果沒有紀律,那就毫無戰鬥力可言。所謂令行禁止,讓你沖,前面是刀山火海都要上,讓你撤,地下是金銀財寶也不能撿,這樣的軍隊,才是可怕的。
第二,他換了一批將領。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主將換了,底下的人換一些也無可厚非,但也有弊病,就是將不識兵兵不識將,指揮起來會有一定難度。就像岳家軍,除了嶽飛,誰能指揮的動,誰有能發揮其最大能力?
第三,收復失地。趙括明白秦軍是希望他出擊的,他知道前面是個口袋等著自己往裡面鑽,可是不鑽不行,廉頗為什麼下課?他沒有選擇,只能謹慎的一點點收復失地,做做樣子給孝文王看,要不然……
王齕一直在關注趙軍,從軍容的變化到戰略的變化,都沒有逃過他的眼睛,他立刻上報給昭襄王,趙括已經來了。是的,趙括,你來了。黑暗中還有另一雙眼睛,那是白起的,他等了很久了。
昭襄王說了兩句話,
白起為主帥王齕為副帥。
我隨後就到。
白起就是白起,接過王齕的帥印就是一番整頓,他的整頓不是換人,而是訓練。然後是訓話。
趙括遠遠見到,說了一句話,白起來了!趙括絕不是泛泛之輩,絕不是。
八月,白起想趙括下戰書,要求決一死戰!趙括本想推脫,但無奈孝文王同時要求趙括進軍,一舉消滅秦軍。因為孝文王還指望贏了之後趁勝把魏國給收拾收拾。趙括無奈,只好進行戰爭部署。
當時白起在西,趙括在東。在白起西面五十里是很深很寬的沁水,在趙括東面十里是河床很寬但水很淺的丹水,也就是說兩軍被兩條河夾在中間。兩軍南為太行、王屋(愚公家門口的那兩座),為秦軍所佔,北為太行山脈的幾處關隘,分歸秦趙。這塊矩形戰場坐落在上黨盆地中,其間地勢險要,並非一馬平川。
趙括命令駐守沁水西岸皮牢(今山西翼城東北)的趙軍掃除沁水沿岸的秦軍,控制沁水,向東與趙括軍夾攻白起軍,使其首位不能相顧。又命令駐守晉陽的趙軍南下臨汾、安邑一線,保護皮牢軍,同時威懾河西空虛的秦國本土(秦國傾國之兵攻趙),使秦軍不敢全軍出擊,否則我拼著家不要,也到你鹹陽走一趟。於此同時田單坐鎮東線,一來負責長平地區的糧草供應和人員調動,二來防止其他國家偷襲趙國,三來即使趙括不勝,也可以順便接應,不至於大敗。
可以說趙括這樣的安排已經把趙軍的能力最大化了,但是有句話,叫計劃趕不上變化。還有句話,叫小將在外,大將之命,是有所不授的。
長平之戰(3)
戰鬥打響了。
趙括命軍隊猛攻白起軍,大勝,秦軍敗走。
鬼都知道這是計,誘敵深入嘛,趙括熟讀兵書,怎麼能不知道。追不追?追!因為屁股後面有個孝文王在追自己。但趙括的追擊不是全軍一哄而上拿菜刀亂剁,一面追擊,一面派出斥候(偵察兵)探查方圓百里內是否有伏軍。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於是趙括就地紮營,不追了。
趙括不追了,白起也不跑了,兩人大眼瞪小眼,誰也不先動手。趙括比較閒,白起比較忙,忙什麼,待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