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部分(第3/4 頁)
從全國各地來的淘金者,在他們成功後時不時衣錦還鄉,滿面春風地回到曾經養生過他們的故土,總是有講不完的在深圳創業的故事和該地遍地是黃金的見聞。這本書,卻是從另一個側面敘說了深圳的遍地黃金是全國人民的血汗錢。與此同時,深圳之所以能成就今日之輝煌,當年的創業者“摸著石頭過河”的勇氣的確可嘉,誠然,所繳交的學費也是不菲的。
至於故事中人夏天、王顯耀、莊宇、古丁力、羅藝、申一楓、黃鹿、秦現虹、陳作業、胡輝、卜一定、徐東海,以及楊或然、朱赤兒、李加盟、周凱歌、李一劍、吳維維、黃忠惠、區大郎、鍾凝風、陳連平、陳善為、邵華、邵敏、王老吉等等諸多人物,是算在深圳打拼的成功人士呢,還是失敗人士?小的不敢妄下結論。有人說,人生就是一臺戲,好好壞壞都是題中之義。也有人說,人的一生中有的人前好:也許得計於一時,但是到後來終將被人戳穿西洋鏡,難免晚景悲涼;而有的人後好:早年艱苦拼搏,常常徘徊在成功與失敗、順境與挫折的天平上左搖右晃,最終修成正果,臨老了得以怡兒弄孫、捋須自慰感嘆人生。更有的人不知什麼原因應驗了“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的讖語,眼看事業如日中天,卻像鋼琴家彈得興起正在搖頭晃腦、手舞身扭之際,琴聲突然嘎然而止,著實讓人歎為觀止;另一方面,有的人眼看這也不順、那也碰壁,好運兒常與自己擦身而過,但是,綜觀其一生,雖然談不上飛黃騰達、光宗耀祖,但也不至於遺臭萬年、落下罵名,有時甚至還有塞翁失馬的幸運。這樣說來,要詳品眾生的“他山之石”,還是眾人眼裡各出西施了。好吧!那就有勞看官自個兒過目一番後再下結論。
好了,小的不阻您了。您接著往下看吧! 現在,該說說這篇故事的主人公們,怎麼樣與深圳結下不解之緣的。
夏天——這位有幸成為今天人們津津樂道的我們國家剛剛結束“*”後恢復高考的著名的“七七屆”的一分子,經考試錄取到廣州讀書,也與這屆其他天之驕子們一樣,在今天看來,顯得非常特別。
當年,這屆“七七屆”的大中專學生們,確實有太多的傳奇、太多的特殊、太多的不確定性,以致他們在學校畢業後,其創造性與可塑性也很特別。數十年下來,成為人們嘖嘖稱奇的物件。當時,因為國家從1966年開始經歷了歷時十年的“*”運動,中斷了高考的歷屆高中畢業生,有的上山下鄉、回鄉當了農民,稱之為知識青年;有的應徵入伍或者已經復員轉業,有的留城當了工人;有的結了婚,有的甚至生了小孩。然而,這些都不影響他們在恢復高考後,蜂擁而上報名考取大中專學校。這樣一來,便出現了一些奇特景觀:一是最後能夠如願以償讀上大學的,那真是無異於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萬中選一呀!二是被錄取的學生中,其社會經歷與年齡段相差懸殊:有的是應屆高中畢業生一試中的,十八歲就成了幸運兒;有的是憑藉“*”前讀書時練就的老底兒,有點大器晚成的在接近四十歲的門檻當口,有幸跨進大學校門;而有的則在“*”運動的過程中,被人們稱之為教育戰線三次“資產階級教育路線回潮”的短暫時期,恰如其時地讀了一點書,在國家恢復高考的第一年就使自己的人生成功實現轉型。夏天能成為今天人們津津樂道的我們國家剛剛結束“*”後恢復高考的著名的“七七屆”的一分子,就是因為這第三個原因。他考取時還不算老,時年二十一歲。
夏天來到廣州時,恰逢祖國日新月異變化著的春天:他不僅是非常特別的在春季入學,而且在春天的廣州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里第一次見識了對外經濟的視窗。
接下來,十一屆三中全會的訊息也不時在各個校園傳播;夏天他們還每天都揪心地聽校長宣讀中**隊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戰報。那個時候,電視還沒有普及,諾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