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第3/4 頁)
乘騎不穩。中原弓騎兵的出現,則要到高橋馬鞍被髮明或者被傳入以後,騎兵得到了一定的固定——一般認為,起碼在西漢後期,中原就已經得到了高橋馬鞍。
跟著高橋馬鞍而來的騎兵戰術的革新,除了弩騎兵變為弓騎兵以外,還包括了格鬥騎兵的產生,中原人終於可以在馬背上揮舞近戰兵器了——其實即便匈奴人,在沒有高橋馬鞍之前,真正能夠騎馬肉搏的也只有某些特定勇士而已。不過那時候的中原騎兵基本都是槍騎兵,使用矛、槊,或者戟之類的捅刺武器,攻擊方向基本是正面。象後世縱橫歐亞大陸的阿拉伯人或者蒙古人那**刀騎兵、鐵蒺藜騎兵,這時候還並沒有出現。
為什麼沒有出現呢?因為——沒有馬鐙!
第二十三章、霸王鎩羽
高橋馬鞍所起的作用,是從縱向固定騎士,使得騎士朝向正面拉弓,或者正面以武器捅刺成為可能。但是騎士仍然不易向兩側用力。試想一個人站在地上向側面攻擊,則雙腿最好分開呈弓箭步,攻擊哪一側,則同一側的腿、腳就會受力,同時也給地面一個向下蹬的力量,地面若穩固,則出招無虞,地面若是軟的,你根本就發不出力去。
但是騎兵在馬背上,腳下空空,沒地面可踩,力量全都要落在小腿上,得靠小腿緊緊夾著馬腹——這發力可是太困難啦,你要依靠的不再是推動力,而變成摩擦力了。所以隨著時間的推進,馬鐙才終於應運而生。
馬鐙可以從側面固定騎士——雖然不如高橋馬鞍那樣是長時間固定,咱們前面說過,一直踩鐙就會把屁股顛爛,但是在需要側向發力的時候,馬鐙的作用就立刻凸顯了出來。當時太史慈一見了馬鐙,就覺得這玩意兒有用,為啥呢?因為在沒有鐙的時候,即便向側面射擊,也必須先在縱向上拉開弓箭,然後再擰腰,但有了鐙,就可以借踩鐙之力,直接側向拉弓瞄準,甚至可以直接擰過腰來,反身而射。
側面格鬥也是同理。踩在鐙上,就跟踩在地面上一樣,方便透過鐙索,把向下的力量轉移到整個鞍橋馬具上去,雖然仍不如真踩在平地上得力,終究要比光用小腿夾著馬腹,要給勁多啦。
馬鐙是誰發明的,是大致什麼時候發明的,學術界還沒有統一的說法。但考古所發現的最早一副硬質馬鐙(而不是有助於上下馬的軟套),是來自我國遼西地區,見於南北朝時代北燕大將馮素弗的墓葬。再結合文獻記載,比較可靠的說法,最晚不超過四世紀晚期,我國東北地區就最早出現了馬鐙,發明人不是鮮卑,就是高句麗。
當然啦,如今歷史已經被改變了,是勳穿越過來,提前兩百年把馬鐙給亮了出來。這一世第一個使用馬鐙的,肯定是是勳本人,第二個是瞧著有趣卻不明白真正好處的是家老八是峻,第三個就是太史子義。太史慈耍上馬鐙不是一天兩天啦,他早就把馬鐙的效能給琢磨通透了,雖然沒有就此放棄雙手長兵器而改玩兒單手武器,但單手武器能夠透過馬鐙,在馬背上發揮出多大的效果來,那他可是門兒清!
所以今天跟孫策單挑,在落於下風之際,他就本能地抽刀出鞘了,然後單腳用力踩鐙,借勢狠狠地當頭一刀劈下。孫策雙手握戟來擋,就覺得一股極大的力氣從戟杆上傳了過來——要是在平地上,這種程度的攻擊難奈他何,可這會兒是在馬背上啊,大力透來,他根本就再也夾不住馬腹了,不禁“啊呀”一聲,側著就滑了下去。
倘若孫策借勢主動從馬背上出溜下去,卸掉了對方的蠻力,他還未必就會受傷——馬背才多高啊。可是孫策先是用力朝上搪,硬生生被砸下了馬背,結果太史慈的膂力,再加上孫策反擊所造成的反作用力,就全都落到他的身上,“嘭”的一聲,他後背著地,就差點兒沒把脊柱給砸斷嘍。當下長戟也脫手飛出去了,人也哼哼著不能動了,就連腦子也開始糊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