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2/4 頁)
而寒了郡內大姓之心,傷了你的聲譽,甚至惹出動亂來,那才是得不償失哪。”
荀彧說:“我看他們也是色厲內荏。我光掛一個行奮武將軍司馬的空頭銜,你一個兵都不給我,我若有兩三百兵馬相隨,你看他們還敢不敢推搪?”
曹操點頭:“好,我這便命夏侯淵移軍谷城,給你們撐腰!”
一邊說著話,陳宮和荀彧兩人一邊走近,任峻、李乾、曹仁等人趕緊給他們二位讓出座席來,目視他們坐下。陳宮坐穩當了,這才擺一擺手:“這事兒倒不急,我們是聽說了平原發兵去援救孔北海之事,所以趕緊回來幫你拿主意——孟德,這個兵咱們可出不得。”
曹操一皺眉頭:“公臺這是何意啊?為什麼不能出兵?”
“師出無名啊,”陳宮把兩手一攤,“北海遣了太史子義往平原求救,沒有來咱們東郡求救,而且咱們也沒有州府的指令,這時候貿然出兵……按例,二千石不可越界動兵,更何況是以兗州兵去往青州作戰呢?”
別部司馬夏侯惇輕哼一聲:“都什麼年月了,那些老規矩還守著不放做啥?咱們從前越界動兵的事兒還幹得少了嗎?”
“從前都是師出有名啊,”荀彧解釋說,“主公到東郡來,也是奉了車騎將軍、盟主袁冀州之命。雖然說,主公以行奮武將軍的名義,而不是以東郡太守的名義,也是可以越界動兵的,但這就很可能跟平原軍起衝突,萬一因此造成冀州和幽州之間的全面交鋒,請問,咱們目前可準備完全了嗎?”
不等曹操等人回答,陳宮先忙著搖頭:“別說咱們了,袁冀州都沒有準備好,若無一兩年的積聚,與公孫交兵就是敗多勝少啊。所以咱們現在還是不去面對平原兵,不去刺激公孫瓚為好。”
戲賢輕輕點頭:“公臺說的是正論,這也正是戲某猶豫的原因……可是,難道就眼瞧著劉備將勢力伸入北海甚至齊國、東萊不成嗎?”
陳宮微微一笑,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樣:“目今之計,只要多派哨探,去備悉打探北海的情況。倘若平原兵為黃巾所敗也好,戰退黃巾便即撤離也罷,那都對咱們沒有什麼損害。倘若劉備打贏了黃巾,想要賴在北海不走,難道孔北海就會心甘情願地開門揖盜不成嗎?到時候他或者向咱們求救,或者向袁冀州求救,咱們再發兵攻去,真正師出有名,公孫瓚也不可能據此而全面動兵的。”
荀彧附和他的意見:“此乃以不變而應萬變,才是萬全之策。”
曹操捋著鬍子想了一想:“好吧,那咱們就靜以觀變吧……還是先研究一下賦稅的問題。”
轉眼間這一年就過去了,到了初平三年的春季,出乎曹操、陳宮等人預料之外,雖然袁紹一路退讓,甚至把起家的勃海郡都拱手讓給公孫瓚了,想要以空間換取時間,公孫瓚還是親率大軍南下,直取冀州。袁紹北上抵禦公孫瓚,曹操也響應號召,發兵郡界,在高唐境內跟劉備硬生生打了幾仗。
時候不大,訊息傳來,公孫瓚在界橋大敗,逃回了幽州。劉備聞訊,趕緊派人來向曹操求和,曹操也沒有一口氣吞併平原國的實力,於是在陳宮、戲賢的建議下,勉強應允了劉備的求懇,退兵返回東郡治所東武陽去了。
夏四月,青州黃巾在齊國、泰山等地轉了一個圈,突然大舉侵入兗州腹地,直取州治昌邑。兗州刺史劉岱不聽騎都尉鮑信的建議,倉促出兵去攔,結果吃了個大敗仗,身首異處。陳宮趁此機會前往昌邑城中,說服了鮑信、萬潛、許汜等人,大張旗鼓,迎接曹操入主兗州。
於是曹操與陳留太守張邈合兵一處,親率五千兵馬進入昌邑,隨即在壽張縣東面迎上了青州黃巾的百萬大軍。雙方一場好殺,曹操前軍幾乎全軍覆沒,鮑信也衝陣而死,但是黃巾洶湧而來的勢頭也就此被硬生生地給扛住了。此後曹操迭出奇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