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5 頁)
顫抖地哭泣著,不停質問少年,為什麼要對父親做這麼過分的事情。
少年到這時才意識到自己做了多麼令母親憤怒的過分事情。
父親躺在地板上,四肢不停揮舞。
對不起,他只能吐出這句話。
母親背對著他,無言地用力壓著父親的身體。
她的頭上也有著發出七彩光芒的「腦髓」。
很久以前,在少年尚未出生時,有一個想法支配了法律界。
「犯罪者不該被處罰,而是被矯正。」
有良知的人原本就不該相信性惡說,性善說才是美好而且值得相信的。因為人類本來就美好良善的想法,令人安心。既然如此,就沒必要對這個想法感到猶豫。人性本善是個多麼美好的想法啊。
然而儘管如此,犯罪卻仍舊無法根絕。
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難道性善說是錯誤的?還是有什麼東西扭曲了人類善良的本性?
性惡說遠比性善說更能解釋這種狀況,但是人們努力堅持理想,試著建立可以說明這個悲慘現實的理論。
也就是說,因為環境的關係讓人類善良的本性惡化,才會挺而走險,犯下罪行。
這麼一想就全都吻合了,無論是多麼兇惡的犯罪者,本性都是善良的。只是惡劣的環境令他們不得不走向做惡的道路。
以這個理論來看,懲罰犯罪者根本就是錯誤的。本性善良的人類之所以成為犯罪者,都是環境的關係;換句話說,他們根本就是環境的犧牲者。他們需要的不是處罰,而是讓他們找回善良本性的矯正方式。
因此只是徒然讓犯罪者痛苦的坐牢,抹煞他們存在的死刑被取消了,改為實施矯正犯罪者的計劃。
矯正計劃有了成果,許多犯罪者找回了善良本性,重新被社會接納。但是,就是會有一些人無論怎麼矯正,卻總是立刻再次犯罪。
關於這一點,大致上有三種看法。
第一種是認為在質和量上都未能充分矯正犯罪者。這個看法的支持者主張,應該採用長期,並且針對個人狀況的矯正方法。
第一種事認為世上仍舊存在著本性邪惡的人類。這個想法的支持者非常少,再加上這種想法也隱含著有些人本質就是和他人不同的歧視味道,一般人通常不敢將其宣之於口。
第三種則是將第二種看法和性善說加以整合的改良想法。無論如何改變矯正的時間或方法,就是有很多人怎麼樣都無法消除犯罪傾向;然而他們的本質應該還是善良的。既然如此,他們又為什麼會做惡?那不光只是外在環境的問題,一定是因為他們內在環境扭曲了他們的本質。
所謂的內在環境也就是腦內環境。他們的腦欠缺正常的均衡,因此良善的本質便遭到扭曲和傷害,他們也是某種被害者。他們並非出於自由意志選擇做惡,而是腦部的構造使得他們不得不這麼做。
這個想法因為能夠順利結合性善說和犯罪率持續升高的現實狀況,很快就獲得包括法律界在內的各界支援。
然而,這時候如何處理犯罪者便成了問題。
因為原因不是外在環境,那麼透過一般的矯正計劃,他們也無法找回善良的本性。但是也不能就因為他們的腦部不均衡便施加伴隨痛苦的處罰,這是違反人權的。
眾人選擇的方法是,矯正犯罪者的腦部環境。
人們徹底調查犯罪者的腦部,分析他們的特質後,逐漸瞭解到腦部特定部位的狀態和犯罪傾向有所關連。這種部位分佈在腦內各處,並且有著強烈的連帶關係,無法透過單純的手術或是化學療法加以矯正。
因此人們開發出了人工腦髓,當做解決方法。這當然不是真正的腦,也並非用來代替腦的東西。而是將它插入腦內,藉此讓腦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